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导论 | 第13-3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4-24页 |
(一) 国内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二) 国内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18-22页 |
(三) 国外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 第22-23页 |
(四)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24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24-32页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二)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34页 |
(一) 可能的创新 | 第34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一章 处级公务员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35-54页 |
一、处级公务员的定义 | 第35-39页 |
(一) 处级公务员的内涵 | 第35-37页 |
(二) 处级公务员的职位特点和主要职责 | 第37-39页 |
二、能力的界定 | 第39-47页 |
(一) 能力的涵义 | 第39-41页 |
(二) 能力的原理与规律 | 第41-44页 |
(三) 能力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 第44-47页 |
三、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内涵 | 第47-51页 |
(一)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定义 | 第47-49页 |
(二) 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 第49-51页 |
四、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内涵与界定 | 第51-53页 |
(一) 有效性的含义 | 第51-52页 |
(二)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内涵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二章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 第54-65页 |
一、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兴起背景 | 第54-59页 |
(一) 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 | 第54-55页 |
(二) 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现实压力 | 第55-56页 |
(三) 国家战略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牵引作用 | 第56-57页 |
(四) 公众对政府期望与怀疑的矛盾心态 | 第57-58页 |
(五) 处级公务员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58-59页 |
二、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对行政发展的作用 | 第59-64页 |
(一) 有利于优化政策过程 | 第59-61页 |
(二) 有利于提高政府自律 | 第61页 |
(三) 有利于改善管理绩效 | 第61-62页 |
(四) 有利于增强政府合法性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65-78页 |
一、美国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 | 第65-69页 |
二、英国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 | 第69-71页 |
三、澳大利亚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 | 第71-73页 |
四、日本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 | 第73-74页 |
五、发达国家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借鉴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处级公务员能力构成及其能力建设有效性现状 | 第78-105页 |
一、处级公务员能力构成 | 第78-91页 |
(一) 处级公务员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78-79页 |
(二) 处级公务员的能力构成分析 | 第79-85页 |
(三) 处级公务员核心能力构成的实证分析 | 第85-91页 |
二、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现状 | 第91-103页 |
(一)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91-95页 |
(二)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95-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5-129页 |
一、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环境障碍 | 第105-109页 |
(一) 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 第105-106页 |
(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 第106-107页 |
(三) 机构改革产生的障碍 | 第107-108页 |
(四) 组织体制产生的障碍 | 第108-109页 |
二、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理念障碍 | 第109-114页 |
(一) 政治文化与行政文化障碍 | 第110-113页 |
(二) 效率至上的管理理念障碍 | 第113-114页 |
三、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制度障碍 | 第114-119页 |
(一) 公务员制度不够完善 | 第114-118页 |
(二) 公务员制度执行不到位 | 第118-119页 |
四、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机制障碍 | 第119-126页 |
(一) “选”——晋升机制方面的障碍 | 第119-120页 |
(二) “育”——能力提升机制方面的障碍 | 第120-122页 |
(三) “留”——新陈代谢机制方面的障碍 | 第122-123页 |
(四) “用”——配置和考核机制方面的障碍 | 第123-126页 |
五、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有效性的技术障碍 | 第126-128页 |
(一) 工作分析缺失 | 第126-127页 |
(二) 职位分类不明确 | 第127-128页 |
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六章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129-155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29-132页 |
(一) 能本管理理论 | 第129-130页 |
(二) 公务员管理机制 | 第130-132页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132-142页 |
(一) 公务员管理机制对公务员能力提升的分析 | 第133-140页 |
(二) 公务员管理机制对公务员工作氛围的影响分析 | 第140-141页 |
(三) 公务员管理理念与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第141-142页 |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142-145页 |
(一) 问卷编制 | 第142-143页 |
(二) 数据收集 | 第143-144页 |
(三) 问卷描述 | 第144-145页 |
四、量表信、效度检测 | 第145-148页 |
五、公务员管理机制的方差分析 | 第148-151页 |
六、公务员能力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151-154页 |
(一) 相关性分析 | 第151-152页 |
(二)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52-154页 |
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七章 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路径研究 | 第155-180页 |
一、能力型组织构建——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根本 | 第156-161页 |
(一) 学习型组织及其缺陷 | 第156-158页 |
(二) 能力型组织的特征 | 第158-160页 |
(三) 创建能力型组织的方式 | 第160-161页 |
二、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念创新 | 第161-165页 |
(一) 树立能力导向理念 | 第161页 |
(二) 树立民众本位理念 | 第161-163页 |
(三)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 第163-164页 |
(四) 树立行政效能理念 | 第164-165页 |
三、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 | 第165-168页 |
(一)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第165-166页 |
(二)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 第166-168页 |
四、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 | 第168-172页 |
(一) 选人育人机制创新 | 第168-169页 |
(二) 人才流动机制创新 | 第169-170页 |
(三) 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 第170-171页 |
(四) 绩效评估机制创新 | 第171-172页 |
五、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技术创新 | 第172-177页 |
(一) 科学的职位分类 | 第172-173页 |
(二) 构建科学的能力指标体系 | 第173-174页 |
(三) 导入科学的能力评价工具 | 第174-177页 |
六、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流程:化理念为行动 | 第177-179页 |
小结 | 第179-180页 |
结语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3页 |
附录1:苏州市县处级领导干部核心能力调查问卷 | 第193-195页 |
附录2:苏州市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第195-198页 |
附录3:处级公务员能力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198-20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201-202页 |
致谢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