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符号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盐胁迫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 | 第12-13页 |
·离子伤害和渗透胁迫 | 第12页 |
·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 | 第12-13页 |
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3页 |
3 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稳定性和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 | 第13-14页 |
·细胞膜稳定性 | 第13页 |
·细胞渗透调节作用 | 第13-14页 |
4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4页 |
·光合生理特性 | 第14页 |
·叶绿素荧光特征 | 第14页 |
5 木兰科树种逆境生理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植物生物量 | 第14-15页 |
·MDA和游离脯氨酸 | 第15页 |
·光合色素与P_n | 第15页 |
·叶绿素荧光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0页 |
第二章 3个木兰科树种和2个杨梅品种耐盐性的研究 | 第20-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处理 | 第20-21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1页 |
·综合分析 | 第21-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盐胁迫对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22页 |
·盐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22页 |
·盐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盐胁迫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23-25页 |
·供试树种(品种)抗盐性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三章 盐胁迫对3个木兰科树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2-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试验处理 | 第33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膜伤害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34-37页 |
·盐胁迫短期内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第34页 |
·盐胁迫短期内叶片MDA的变化 | 第34-35页 |
·盐胁迫短期内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35-36页 |
·盐胁迫短期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 | 第36-37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P_n的影响 | 第38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C_i和G_s的影响 | 第38-39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WUE的影响 | 第39-40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F_v/F_m的影响 | 第40-41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ΦPSⅡ和ETR的影响 | 第41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光合和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第41-46页 |
·夏季主要环境因子日变化 | 第42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叶片P_n日变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叶片C_i和G_s日变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叶片WUE日变化的影响 | 第44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叶片F_v/F_m日变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叶片ΦPSⅡ和ETR日变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叶片膜伤害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盐胁迫处理短期内对木兰科树种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7页 |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四章 盐胁迫下乐东拟单性木兰快速光曲线的变化 | 第52-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P_n和WUE的影响 | 第53-54页 |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C_i和G_s的影响 | 第54页 |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54-56页 |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F_v/F_m和ΦPSⅡ的影响 | 第54-55页 |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qP和qN的影响 | 第55页 |
·盐胁迫下乐东拟单性木兰快速光曲线拟合参数的变化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第60-62页 |
一、全文结论 | 第60-61页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