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禾草的生态生理特性和叶片超微结构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植物抗旱性研究的干旱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植物的抗旱机制 | 第16页 |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 | 第16-22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干旱胁迫下禾草的生理生态特征 | 第24-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测定内容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和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试验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28页 |
·干旱胁迫对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28-32页 |
·干旱胁迫对禾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2-35页 |
·干旱胁迫对膜质过氧化作用(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干旱胁迫对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暖、冷季型禾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的差异 | 第40-4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禾草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 第45-6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测定内容 | 第46页 |
·数据处理和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60页 |
·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规律 | 第47页 |
·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变化 | 第47-58页 |
·暖、冷季型禾草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的差异 | 第58-6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牧草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第62-66页 |
·数据来源 | 第62页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变异系数 | 第62页 |
·隶属函数评价 | 第62-63页 |
·数据处理 | 第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各干旱指标的权重系数 | 第63-64页 |
·运用隶属函数对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禾草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特征研究 | 第66-7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6-67页 |
·试验材料 | 第66-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页 |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未胁迫下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特征 | 第67-68页 |
·水分胁迫下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征 | 第68-7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1页 |
·讨论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综合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 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