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图表目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目标企业概况 | 第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18-23页 |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8页 |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第18-20页 |
·文献回顾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内外证券公司发展历程与发展战略演变 | 第23-37页 |
·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美国的投资银行 | 第23页 |
·英国的商人银行 | 第23-24页 |
·日本的证券公司 | 第24页 |
·世界投资银行发展战略的演变 | 第24-27页 |
·早期混业发展模式 | 第24-25页 |
·分业经营背景下的发展战略 | 第25-26页 |
·混业经营新形势下各具特色的发展战略 | 第26-27页 |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 第27-33页 |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27-30页 |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30-33页 |
·金融危机与投资银行业 | 第33-36页 |
·危机前独立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比较 | 第33-35页 |
·金融危机对投资银行业的教训与启示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第37-48页 |
·宏观环境PEST 分析 | 第37-39页 |
·政治法律环境 | 第37-38页 |
·经济环境 | 第38页 |
·社会环境 | 第38-39页 |
·技术环境 | 第39页 |
·行业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 第39-43页 |
·潜在入侵者分析 | 第40-41页 |
·替代品分析 | 第41页 |
·需求方分析 | 第41-42页 |
·供给方分析 | 第42页 |
·行业内竞争程度分析 | 第42-43页 |
·公司内部环境的SWOT 分析 | 第43-46页 |
·优势 | 第43-45页 |
·劣势 | 第45-46页 |
·机会 | 第46页 |
·风险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 第48-58页 |
·战略选择的总体思路 | 第48页 |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 第48-53页 |
·可供选择的证券公司发展战略 | 第48-51页 |
·中小型证券公司发展途径 | 第51-53页 |
·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第53-57页 |
·指导思想 | 第53-54页 |
·发展定位 | 第54页 |
·发展目标 | 第54-56页 |
·发展途径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策略 | 第58-67页 |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 第58页 |
·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服务领域 | 第58-62页 |
·经纪业务 | 第58-60页 |
·投资银行业务 | 第60页 |
·投资管理业务 | 第60-61页 |
·资产管理业务 | 第61页 |
·固定收益业务 | 第61-62页 |
·期货公司业务策略 | 第62页 |
·基金管理业务策略 | 第62页 |
·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绩效 | 第62-63页 |
·构筑技术平台,完善创新体系 | 第63页 |
·改革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 第63-65页 |
·提升企业文化,弘扬公司精神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