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连铸技术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连铸的优越性 | 第8-9页 |
·连铸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9页 |
·新型连铸技术 | 第9-10页 |
·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 | 第10-12页 |
·结晶器的冶金作用 | 第10-11页 |
·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 | 第11-12页 |
·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研究方法 | 第12-18页 |
·示踪法 | 第12页 |
·物理模拟法 | 第12页 |
·数值模拟法 | 第12-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9-28页 |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19页 |
·FLUENT 软件概述 | 第19-20页 |
·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流体流动及传热方程 | 第21页 |
·组分传输方程 | 第21-22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22页 |
·方程的离散化 | 第22-24页 |
·离散化的目的 | 第22-23页 |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 | 第23-24页 |
·有限体积法所使用的网格 | 第24页 |
·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入口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出口边界条件 | 第25页 |
·结晶器液面和对称面 | 第25页 |
·结晶器壁面 | 第25页 |
·结晶器计算区域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水口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对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 第28-64页 |
·水口结构参数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 第28-45页 |
·水口倾角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28-34页 |
·水口底部形状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34-40页 |
·水口侧孔面积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40-45页 |
·连铸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 第45-63页 |
·拉速对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45-50页 |
·插入深度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50-55页 |
·断面宽度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55-59页 |
·吹氩量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重钢板坯连铸结晶器水口参数的优化 | 第64-87页 |
·160mm 厚度结晶器水口优化 | 第64-72页 |
·小断面情况分析 | 第64-68页 |
·大断面情况分析 | 第68-72页 |
·190mm 厚度结晶器水口优化 | 第72-79页 |
·小断面情况分析 | 第72-76页 |
·大断面情况分析 | 第76-79页 |
·230mm 厚度结晶器水口优化 | 第79-86页 |
·小断面情况分析 | 第79-83页 |
·大断面情况分析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5 重钢板坯结晶器内夹杂物运动行为的分析 | 第87-94页 |
·夹杂物运动行为模拟条件及计算方法 | 第87-88页 |
·夹杂物运动行为模拟条件 | 第87页 |
·夹杂物运动行为计算方法 | 第87-88页 |
·结晶器内钢液及夹杂物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88-89页 |
·夹杂物的性质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89-91页 |
·夹杂物数量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 | 第89-90页 |
·夹杂物密度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 | 第90页 |
·夹杂物加入位置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 | 第90-91页 |
·夹杂物直径对夹杂物上浮的影响 | 第91页 |
·连铸工艺参数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91-93页 |
·拉速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91-92页 |
·插入深度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92-93页 |
·断面宽度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6 结论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附录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