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站事故动态管理虚拟现实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论文写作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20-2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3-32页 |
·事故致因理论 | 第23-25页 |
·事故的定义 | 第23页 |
·事故分析及其过程 | 第23-24页 |
·事故致因理论 | 第24-25页 |
·动态系统理论 | 第25-28页 |
·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连续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连续动态系统的相关概念 | 第27-28页 |
·虚拟现实理论 | 第28-31页 |
·虚拟现实的概念及特征 | 第28-29页 |
·虚拟现实对象建模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热电站事故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2-42页 |
·热电站事故的特征 | 第32-33页 |
·热电站事故管理现状 | 第33-37页 |
·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 第33-34页 |
·定期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 | 第34-35页 |
·定期检修设备,设备分级管理 | 第35页 |
·详细的应急预案 | 第35-36页 |
·年度(或季度)事故模拟演练 | 第36-37页 |
·热电站事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事故管理技术方面的不足 | 第37-40页 |
·全周期事故管理观念的缺乏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虚拟现实的热电站事故动态管理 | 第42-53页 |
·热电站事故的动态性分析 | 第42-43页 |
·热电站事故生命周期分析 | 第43-46页 |
·事故潜伏期 | 第44页 |
·事故征兆期 | 第44页 |
·事故发生期 | 第44-45页 |
·事故总结期 | 第45页 |
·事故恢复期 | 第45-46页 |
·基于虚拟现实的热电站事故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第46-52页 |
·事故预警子系统 | 第47-48页 |
·事故预控子系统 | 第48-49页 |
·事故处理子系统 | 第49-50页 |
·事故总结子系统 | 第50-51页 |
·事故恢复子系统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热电站事故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6页 |
·虚拟现实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53-56页 |
·虚拟现实必要性分析 | 第53-54页 |
·技术分析 | 第54-55页 |
·虚拟现实系统框架 | 第55-56页 |
·3DS MAX建模 | 第56-60页 |
·静态建模 | 第56-59页 |
·动态建模 | 第59-60页 |
·Virtools驱动 | 第60-63页 |
·模型导入 | 第60-61页 |
·创作应用程序 | 第61-63页 |
·Virtools模组应用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