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公司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第9-10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第10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情况第10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第11页
   ·本文的难点、不足与创新第11-13页
     ·本文的难点与不足第11-12页
     ·本文的创新第12-13页
第2章 公司治理中的激励理论第13-19页
   ·激励理论第13-15页
     ·传统激励理论第13页
     ·现代激励理论第13-15页
   ·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第15-19页
     ·两权分离理论第16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6-17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7-18页
     ·内部人控制论第18-19页
第3章 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及其模式第19-24页
   ·激励理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现实意义第19-20页
     ·上市公司及其治理特点第19页
     ·激励理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意义第19-20页
   ·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的产生第20页
   ·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主要激励模式及功能第20-22页
   ·激励模式及激励效果比较第22-24页
第4章 美日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比较及启示第24-28页
   ·日本的激励机制中的保障模式第24页
   ·美国激励机制中的长期效应模式第24-25页
   ·美日激励机制比较分析第25-28页
     ·产生差别的原因第26页
     ·启示第26-28页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8-34页
   ·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激励结构单一,激励方式缺乏多样化第28页
     ·重视短期激励机制,长期激励机制难以实施第28-29页
     ·经营者的报酬与业绩的相关性弱、薪酬标准制定的主观性强第29-30页
     ·激励机制方面存在重激励,轻约束的现象第30页
   ·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0-34页
     ·股权激励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0-31页
     ·公司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第31页
     ·内部控制不健全第31-32页
     ·缺乏公正合理的考核制度第32页
     ·经营者面临的市场监督、约束软弱第32页
     ·退出机制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较弱第32页
     ·信息披露没有起来实质的约束作用第32-34页
第6章 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的对策第34-41页
   ·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第34-35页
   ·激励模式的选择第35页
     ·激励模式选择的标准第35页
     ·构建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双层结构体系第35页
   ·完善上市公司内外部激励机制第35-41页
     ·上市公司经营者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第35-37页
     ·上市公司经营者外部激励机制的完善第37-39页
     ·加强信息披露第39-40页
     ·建立一个责、权、利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现代契约理论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优势资源观的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