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动机及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明代小说的传入 | 第15-23页 |
·作为中国民间文学代表的明代小说的诞生 | 第15-17页 |
·传入时期、途经 | 第17-20页 |
·原本的和刻本化 | 第17-19页 |
·在中国的和刻本研究 | 第19-20页 |
·绘本和刻本 | 第20-22页 |
立柱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西游记》研究 | 第23-48页 |
·版本研究 | 第23-26页 |
·《西游记》概要 | 第23-25页 |
·在日本初期发展版本研究 | 第25-26页 |
·在日本的《西游记》人物形象 | 第26-33页 |
·孙行者/孙悟空 | 第26-27页 |
·猪八戒 | 第27-28页 |
·唐三藏/三藏法师 | 第28-29页 |
·沙和尚/沙悟净 | 第29-31页 |
·白龙马/玉龙 | 第31页 |
·哪吒太子 | 第31-32页 |
·牛魔王 | 第32页 |
·红孩儿 | 第32-33页 |
·传入后的影响情况 | 第33-47页 |
·思想方面的影响 | 第33-34页 |
·在日本衍生作品 | 第34-47页 |
立柱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三国演义》研究 | 第48-73页 |
·版本研究 | 第48-50页 |
·《三国演义》概要 | 第48-49页 |
·在日本初期发展版本研究 | 第49-50页 |
·在日本的《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 第50-59页 |
·刘备 | 第50-51页 |
·曹操 | 第51-52页 |
·诸葛亮 | 第52-53页 |
·关羽 | 第53-54页 |
·张飞 | 第54页 |
·吕布 | 第54-55页 |
·赵云 | 第55页 |
·刘宏·刘协 | 第55-56页 |
·司马炎 | 第56页 |
·魏延 | 第56页 |
·管辂 | 第56-57页 |
·韩玄 | 第57页 |
·郑度 | 第57-58页 |
·孙仁 | 第58页 |
·貂蝉 | 第58-59页 |
·邢道荣 | 第59页 |
·传入后的影响情况 | 第59-71页 |
·思想方面的影响 | 第59-61页 |
·在日本衍生作品 | 第61-71页 |
立柱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水浒传》研究 | 第73-92页 |
·版本研究 | 第73-77页 |
·《水浒传》概要 | 第73-75页 |
·在日本初期发展版本研究 | 第75-77页 |
·在日本的《水浒传》人物形象 | 第77-81页 |
·天雄星"林冲" | 第77页 |
·天勇星"关胜" | 第77-78页 |
·天狐星"鲁智深" | 第78页 |
·天伤星"武松" | 第78页 |
·天殺星"李逵" | 第78-79页 |
·天微星"史进" | 第79页 |
·地煞星"黄信" | 第79页 |
·地慧星"扈三娘" | 第79-80页 |
·地然星"樊瑞" | 第80页 |
·皇帝"徽宗" | 第80-81页 |
·传入后的影响情况 | 第81-90页 |
·思想方面的影响 | 第81-83页 |
·在日本衍生作品 | 第83-90页 |
立柱 | 第90-92页 |
第六章 《金瓶梅》研究 | 第92-101页 |
·版本研究 | 第92-94页 |
·《金瓶梅》概要 | 第92-93页 |
·在日本初期发展版本研究 | 第93-94页 |
·在日本的《金瓶梅》人物形象 | 第94-96页 |
·西门庆 | 第94-95页 |
·潘金莲 | 第95页 |
·武松 | 第95-96页 |
·传入后的影响情况 | 第96-99页 |
·思想方面的影响 | 第96页 |
·在日本衍生作品 | 第96-99页 |
立柱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1-107页 |
一、明代时期小说发展的理由 | 第101-102页 |
二、跨文化传播时,与错误翻译相比对于异文化的偏见而产生的问题 | 第102页 |
三、具有日本式的改变作品以及它作为日木文化的发展 | 第102-103页 |
四、迄今为止都受欢迎的中国小说流行 | 第103-104页 |
五、国际市场化—由日本反传入的中国文化 | 第104-107页 |
附录 | 第107-110页 |
著译 | 第110-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后记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