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论文选题来源、历史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论文的选题来源 | 第9页 |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状况 | 第9-13页 |
·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3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新《劳动合同法》的研究现状与激励理论回顾 | 第16-22页 |
·新《劳动合同法》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激励理论回顾 | 第19-22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0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3 新《劳动合同法》的变化分析 | 第22-28页 |
·针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所做的新的规定 | 第22-23页 |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化与明细化 | 第22页 |
·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应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 第22-23页 |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 第23页 |
·在劳动关系确立方面所做出的新的解释 | 第23-24页 |
·劳动关系的确立以是否实际用工作为标准 | 第23页 |
·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第23-24页 |
·对劳动合同期限所做出的新的调整 | 第24-26页 |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 第24页 |
·有关试用期的新规定 | 第24-26页 |
·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性与解除方面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 第26-28页 |
·劳动合同在企业发生变化的情形下继续有效 | 第26页 |
·在劳动合同解除方面所做的新的规定 | 第26-28页 |
4 新《劳动合同法》的访谈研究 | 第28-35页 |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8-29页 |
·访谈对象的选择及其反馈信息 | 第29-32页 |
·访谈内容的总结与分析 | 第32-35页 |
5 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员工激励的影响 | 第35-49页 |
·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5-38页 |
·新《劳动合同法》激励效果的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劳动合同法》的总体激励效果比较好 | 第38页 |
·《劳动合同法》的各项具体变化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 | 第38-39页 |
·《劳动合同法》的激励效果在各影响因素下存在显著性差异 | 第39页 |
·企业员工对新《劳动合同法》的熟悉程度分析 | 第39-41页 |
·新《劳动合同法》的激励效果分析 | 第41-45页 |
·新《劳动合同法》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6 基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对策与建议 | 第49-52页 |
·企业如何在新《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更好地激励员工 | 第49-51页 |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法的实施 | 第49-50页 |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法制化的机制组建合适的人才管理策略 | 第50-51页 |
·员工如何在新《劳动合同法》的帮助下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 第51-5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