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劳动者隐私权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隐私权的历史沿革 | 第8-11页 |
一、隐私和隐私权的产生与发展 | 第8-10页 |
二、隐私权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劳动者隐私权 | 第11-16页 |
一、劳动者隐私权概念 | 第11-13页 |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分析 | 第13-14页 |
三、雇主知情权及其必要性 | 第14-15页 |
四、劳动者隐私权与雇主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比较视野下的欧盟与美国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制度 | 第16-34页 |
第一节 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6-24页 |
一、美国的分散立法模式 | 第16-20页 |
二、欧盟的多层次统一立法模式 | 第20-22页 |
三、比较分析与评介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具体制度比较 | 第24-34页 |
一、劳动者个人数据保护制度比较 | 第24-26页 |
二、劳动场所监视监控限制制度比较 | 第26-31页 |
三、比较分析与评介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关于我国劳动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思考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我国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缺陷 | 第34-37页 |
一、我国隐私权基础理念的价值取向 | 第34-35页 |
二、我国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缺陷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我国劳动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构想 | 第37-40页 |
一、以民法保护为中心的统一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二、建立合理的劳动者隐私权与雇主知情权之间的平衡原则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