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前言 | 第12-15页 |
·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15-31页 |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 第15-18页 |
·金融危机机构破产数增加,失业率急剧上升 | 第15-16页 |
·美国房产严重贬值,众多房地产企业陷入困境 | 第16页 |
·美国金融市场一片萧条 | 第16-17页 |
·美国经济衰退 | 第17-18页 |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第18-23页 |
·全球金融市场遭受重创 | 第18-20页 |
·全球实体经济遭受冲击 | 第20-23页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23-31页 |
·中国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短期有限 | 第23-25页 |
·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 | 第25-26页 |
·中国出口下降 | 第26-28页 |
·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受到冲击 | 第28页 |
·中国物流企业深受影响 | 第28-29页 |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 第29页 |
·中国面临的机遇 | 第29-31页 |
2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 第31-41页 |
·美国金融危机起于次贷危机 | 第31-34页 |
·次贷危机的由来 | 第32页 |
·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 | 第32-34页 |
·美国不当的货币政策和失衡的房地产市场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 第34-35页 |
·资产证券化与过度发展的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危机传播的加速器 | 第35页 |
·信用评级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第35-36页 |
·金融监管不力 | 第36-37页 |
·美国超前消费的经济模式 | 第37-38页 |
·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 | 第38-39页 |
·国际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双失衡 | 第39-41页 |
·国际经济失衡 | 第39页 |
·国际货币体系缺陷 | 第39-41页 |
3 美国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 第41-47页 |
·美国采取的措施 | 第41-43页 |
·美联储采取的措施 | 第41-42页 |
·美国财政部措施 | 第42-43页 |
·全球主要经济体措施 | 第43-47页 |
4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第47-53页 |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 第47-48页 |
·警惕泡沫式的发展方式和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 | 第48-49页 |
·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过犹不及 | 第49页 |
·加强金融监管 | 第49-50页 |
·积极倡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第50-51页 |
·加快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 | 第51-52页 |
·不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 | 第52页 |
·找准市场运作与政府干预的结合点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