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企业促进体系研究--以余姚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 | 第16-21页 |
一、政府职能 | 第16-17页 |
二、政府经济职能 | 第17-18页 |
三、县级政府经济职能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1-23页 |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要发挥的作用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理论 | 第23-25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第23-24页 |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 第24-25页 |
第四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5-28页 |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25-26页 |
二、产业集群构筑的优势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县级政府企业促进工作的概况 | 第28-40页 |
第一节 余姚市政府企业促进工作的经验做法 | 第28-32页 |
一、进行规划引导 | 第28-29页 |
二、出台扶持政策 | 第29-30页 |
三、加强要素保障 | 第30页 |
四、积极推进政府投资 | 第30-31页 |
五、改善对企业的服务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余姚政府企业促进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6页 |
一、产业发展导向不够明确 | 第32-33页 |
二、对要素保障缺少有效的办法 | 第33-34页 |
三、财政支持的绩效不高 | 第34-35页 |
四、企业发展环境有待于改善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国内其他县级政府企业促进工作情况 | 第36-40页 |
一、国内其他县级政府企业促进工作经验 | 第36-38页 |
二、国内其他县级政府企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国外地方政府企业促进工作借鉴 | 第40-43页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促进工作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意大利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促进工作 | 第41页 |
第三节 日本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促进工作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县级政府企业促进体系的构建 | 第43-52页 |
第一节 规划引导体系 | 第43-44页 |
一、做好产业发展导向 | 第43-44页 |
二、引导发展产业集群 | 第44页 |
第二节 要素保障体系 | 第44-46页 |
一、做好土地供应和水资源的保障 | 第44-45页 |
二、保障企业对能源的需求 | 第45页 |
三、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 第45-46页 |
四、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第46页 |
第三节 财政支持体系 | 第46-48页 |
一、加强财政资金扶持的针对性 | 第47页 |
二、提高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引导 | 第47页 |
三、积极推行有效的财政扶持方式 | 第47-48页 |
第四节 投资促进体系 | 第48-50页 |
一、投资引导型产业 | 第48-49页 |
二、投资先导型产业 | 第49页 |
三、投资基础性设施 | 第49页 |
四、积极促进社会投资 | 第49-50页 |
第五节 综合服务体系 | 第50-52页 |
一、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 | 第50-51页 |
二、对企业和其产品进行推介 | 第51页 |
三、做好企业的解困工作 | 第51页 |
四、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