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文化需求和背景分析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特征 | 第15-19页 |
一、服务型政府的由来 | 第16-17页 |
二、服务型政府的现实内涵 | 第17-18页 |
三、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行政文化对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义 | 第19-21页 |
一、行政文化的功能 | 第19页 |
二、重塑行政文化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文化目标 | 第21-24页 |
一、实现公共服务的行政文化目标 | 第21页 |
二、实现民主行政的行政文化目标 | 第21-22页 |
三、实现依法治国的行政文化目标 | 第22页 |
四、实现廉洁高效的行政文化目标 | 第22-23页 |
五、实现开放创新的行政文化目标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文化消极作用探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背景 | 第24-26页 |
一、权威主义和等级制 | 第24-25页 |
二、道德和人格主义 | 第25页 |
三、权变和中庸观念 | 第25页 |
四、人本思想与人情思想相容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因素 | 第26-27页 |
一、传统“官本位”文化 | 第26页 |
二、封建“臣属型”文化 | 第26-27页 |
三、制度文化缺乏 | 第27页 |
第三节 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影响 | 第27-34页 |
一、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冲突 | 第27-28页 |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 | 第28-29页 |
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困境与传统行政文化之消极因素的对应关系 | 第29-34页 |
第四章 从案例来看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34-42页 |
第一节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34-36页 |
一、事件经过 | 第34页 |
二、事件原因的文化层面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从“虎照案”的形成原因看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36-42页 |
一、事件经过 | 第36-37页 |
二、事件起因的文化层面分析 | 第37-42页 |
第五章 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的重塑 | 第42-56页 |
第一节 消解传统官本位文化,建立服务型行政主体文化 | 第42-47页 |
一、更新政府管理理念 | 第42-43页 |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第43-45页 |
三、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消解传统人治文化,建立先进的行政制度文化 | 第47-52页 |
一、完善政府制度,促进政府制度的合理化 | 第48-51页 |
二、创新政府权力运行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消解传统愚民色彩,建设群众广泛参与的行政文化 | 第52-56页 |
一、培育公民社会组织 | 第52-53页 |
二、提高公民主体意识 | 第53-54页 |
三、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