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行政追偿的界定 | 第12-21页 |
第一节 行政追偿的概念分析与性质 | 第12-16页 |
一、行政追偿的概念分析 | 第12-14页 |
二、行政追偿的性质界定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行政追偿的特征、形式与功能 | 第16-21页 |
一、行政追偿的特征 | 第16-17页 |
二、行政追偿的形式 | 第17-18页 |
三、行政追偿的功能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域外行政追偿制度考察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域外行政追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21-24页 |
一、域外公务人员直接向行政受害人承担责任时期 | 第21-22页 |
二、域外行政追偿制度的萌芽时期 | 第22-23页 |
三、域外行政追偿制度的长足发展时期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域外行政追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一、国家责任说 | 第24页 |
二、代位责任说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域外行政追偿立法实证分析 | 第25-29页 |
一、域外典型行政追偿立法例举 | 第25-27页 |
二、域外行政追偿立法的启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追偿制度考量 | 第29-52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追偿立法及其不足 | 第29-31页 |
一、我国行政追偿立法概述 | 第29-30页 |
二、我国行政追偿制度之不足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追偿理论基础的确立 | 第31-37页 |
一、法治国家理念 | 第32-34页 |
二、人权保障理念 | 第34-37页 |
第三节 我国行政追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7-46页 |
一、主体要件 | 第37-39页 |
二、行为要件 | 第39-42页 |
三、结果要件 | 第42-43页 |
四、主观要件 | 第43-45页 |
五、因果关系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我国行政追偿范围的限定 | 第46-48页 |
第五节 我国行政追偿程序的构建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