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理论层面: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促使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 第11-12页 |
·现实层面:“鲶鱼效应”失效及其影响 | 第12-13页 |
·研究的价值 | 第13-14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政府雇员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政府雇员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的思路、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政府职能理论 | 第19-20页 |
·制度理论 | 第20-21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21页 |
·制度创新理论 | 第21页 |
·组织理论 | 第21-23页 |
·组织权变理论 | 第21-22页 |
·组织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理论相关因素对政府雇员制度的支撑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的预期“鲶鱼效应” | 第26-35页 |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政府雇员制度之比较 | 第26-30页 |
·永业制与合同制比较 | 第26-27页 |
·级别工资制与年薪制比较 | 第27-28页 |
·等级制与平级制比较 | 第28-29页 |
·固定的人事制度与灵活的人事制度比较 | 第29-30页 |
·我国试行政府雇员制度的预期“鲶鱼效应” | 第30-35页 |
·引入竞争,减少官僚主义 | 第31-32页 |
·提高政府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行政质量 | 第32页 |
·精简机构,降低行政成本 | 第32-33页 |
·减少人事管理中的腐败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预期“鲶鱼效应”的失效 | 第35-53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35-39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试点以及取得的成效 | 第35-37页 |
·当前我国在实施政府雇员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预期“鲶鱼效应”失效的表现 | 第39-42页 |
·政府规模扩大 | 第39-40页 |
·与公务员的工作领域严格区分 | 第40页 |
·增加政府行政成本 | 第40-42页 |
·共同寻租 | 第42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预期“鲶鱼效应”的失效的原因分析 | 第42-53页 |
·政府雇员制度内部运行机制失效分析 | 第42-46页 |
·政府雇员制度外部运行机制失效分析 | 第46-48页 |
·政府雇员制度运行条件失效分析 | 第48-51页 |
·政府雇员制度自身连续性缺乏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鲶鱼效应”的机制分析和应然设计 | 第53-60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鲶鱼效应”的机制分析 | 第53-55页 |
·竞争激励机制 | 第53页 |
·新陈代谢机制 | 第53-54页 |
·职业开发机制 | 第54-55页 |
·协调对话机制 | 第55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鲶鱼效应”的应然设计 | 第55-60页 |
·设计对公务员形成竞争压力 | 第55-56页 |
·设计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 | 第56-57页 |
·设计冲击“官本位”意识 | 第57-59页 |
·设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实现“鲶鱼效应”的对策建议及再创新 | 第60-75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实现“鲶鱼效应”的路径设计 | 第60-69页 |
·权责明确——法律制度的保障监管 | 第60-61页 |
·运行保障——行政体制配套改革 | 第61-64页 |
·自身完善——制度自身连续性建设 | 第64-69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完善的探索及再创新研究 | 第69-75页 |
·我国实行政府雇员制度的目标 | 第69-70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的渐进运行 | 第70-74页 |
·我国实行政府雇员制度的目标启示 | 第74-7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