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桁式组合拱桥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4页 |
| ·桁式组合拱桥的现状 | 第14-15页 |
| ·桁式组合拱桥病害共性 | 第1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桁式组合拱桥力学特点及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7-31页 |
| ·桁式组合拱桥特点 | 第17页 |
| ·有限单元法介绍 | 第17-21页 |
| ·概述 | 第17-19页 |
| ·有限单元法分析的主要步骤 | 第19-20页 |
| ·有限单元法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Midas FEA 软件介绍 | 第21-27页 |
| ·FEA 概述 | 第21-26页 |
| ·MIDAS/FEA 的优点和特点 | 第26页 |
| ·FEA 功能 | 第26-27页 |
| ·动力分析理论 | 第27-30页 |
| ·结构自振有限元法 | 第27-28页 |
| ·子空间迭代法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桁式组合拱桥静力及动力性能研究 | 第31-65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全桥杆系模型计算分析 | 第31-46页 |
| ·工程背景 | 第31-35页 |
| ·杆系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 ·施工过程计算分析 | 第37页 |
| ·全桥整体计算结果 | 第37-46页 |
| ·有限元实体计算分析 | 第46-59页 |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施工过程模拟 | 第47-51页 |
| ·结构整体计算分析 | 第51-59页 |
| ·动力特性研究 | 第59-61页 |
| ·理论计算与实测值误差分析 | 第61-64页 |
| ·理论计算误差分析 | 第61-63页 |
| ·理论计算与实测值误差分析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桁式组合拱桥裂缝产生原因敏感性分析 | 第65-76页 |
| ·源村大桥原桥设计状况 | 第65-67页 |
| ·桁式组合拱桥裂缝产生原因敏感性分析 | 第67-74页 |
| ·计算方面原因 | 第67-68页 |
| ·构造方面原因 | 第68-69页 |
| ·施工方面原因 | 第69页 |
| ·预应力损失计算分析 | 第69-72页 |
| ·超载原因 | 第72-74页 |
| ·桁式组合拱桥加固方法分析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加固后源村大桥力学性能探究 | 第76-88页 |
| ·加固后空间有限元分析 | 第76-84页 |
| ·模型建立 | 第76-77页 |
| ·结构全桥整体计算 | 第77-84页 |
| ·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84页 |
| ·加固后动力特性研究 | 第84-86页 |
| ·加固后自振特性分析 | 第84-86页 |
| ·动力计算结果 | 第86页 |
| ·小结 | 第86-8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 ·结论 | 第88页 |
| ·展望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