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长春花简介 | 第12-21页 |
·长春花基本生物学特征及分布 | 第12-13页 |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概述 | 第13-19页 |
·长春花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长春碱萜类生物碱测定方法简介 | 第21-24页 |
·RP-HPLC技术在长春花生物碱分析中的利用 | 第21-22页 |
·长春花生物碱的RP-HPLC测定方法 | 第22-24页 |
·生物碱常用提取方法 | 第24-29页 |
·溶剂提取 | 第24-26页 |
·超临界萃取法 | 第26-27页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27页 |
·匀浆法提取 | 第27-28页 |
·微波提取 | 第28页 |
·膜提取法 | 第28页 |
·渗漉-薄膜蒸发连续提取法 | 第28-29页 |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分离纯化技术 | 第29-34页 |
·薄层色谱法 | 第29页 |
·柱色谱法 | 第29-31页 |
·大孔树脂分离法 | 第31-33页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 | 第33-34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6页 |
第二章 长春花吲哚生物碱的RP-HPLC测定方法 | 第36-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仪器 | 第36页 |
·试剂和材料 | 第36-37页 |
·样品来源 | 第37页 |
·标准样品的制备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7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7-40页 |
·缓冲液pH值的确定 | 第40页 |
·流动相流速的确定 | 第40-41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45页 |
·方法的精密度考察 | 第45页 |
·重现性考察 | 第45-46页 |
·供试样品的稳定性考察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长春花吲哚生物碱的提取 | 第48-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提取方法 | 第48-49页 |
·试验设计 | 第49页 |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不同提取方法对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新碱和长春碱提取率的比较 | 第50-51页 |
·提取溶剂对超声波法提取效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值、时间、温度、料液比和频率对超声波-甲醇提法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2-55页 |
·超声波-甲醇法提取长春花中文多灵与长春质碱的条件优化 | 第55-57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大孔树脂在纯化长春碱中的应用 | 第60-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6页 |
·树脂的预处理 | 第60页 |
·树脂含水率的测定 | 第60页 |
·树脂的选择 | 第60-61页 |
·动态吸附实验 | 第61-62页 |
·长春碱泄漏曲线的测定 | 第62-63页 |
·解吸附试验 | 第63-64页 |
·树脂的利用度及再生条件 | 第64-65页 |
·讨论与结果 | 第65-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结晶溶剂系统的选择 | 第66-67页 |
·结晶溶液浓度与硫酸长春碱得率的关系 | 第67页 |
·硫酸长春碱溶解度的测定 | 第67-68页 |
·结晶次数对硫酸长春碱产品纯度及得率的影响 | 第68页 |
·冷却方式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 第68-69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69-7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70-72页 |
全文结论 | 第72-74页 |
创新点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