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杜仲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微胶囊化研究

缩略语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32页
 1 杜仲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杜仲的成分第11-12页
   ·杜仲的功效第12-14页
   ·杜仲的应用第14-16页
     ·杜仲的应用现状第14-15页
     ·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2 自由基学说第16-27页
   ·自由基的概念第16页
   ·自由基与人体健康第16-20页
     ·自由基的产生第17页
     ·自由基与疾病第17-20页
     ·动物体内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第20页
   ·评价抗氧化物质抗氧化能力的方法第20-27页
     ·抗氧化物质抗脂类物质氧化评价方法第21-22页
     ·抗氧化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第22-26页
     ·抗氧化物质还原力评价方法第26-27页
 3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现状第27-30页
   ·微胶囊技术的起源第27-28页
   ·微胶囊技术现状第28-30页
     ·微胶囊制备的原理第28页
     ·微胶囊制备的方法第28-29页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第29-30页
 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杜仲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第32-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材料第32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2页
     ·主要试剂第32页
     ·主要仪器第32页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32-35页
     ·杜仲纯粉提取第32页
     ·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2-33页
     ·总抗氧化能力(TAC)测定第33-34页
     ·清除超氧阴离子(O_2~(·-)能力的检测第34页
     ·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的检测第34-35页
     ·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能力的检测第35页
     ·保护卵磷脂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检测第35页
     ·保护DNA损伤能力的检测第35页
   ·数据处理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杜仲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6页
   ·总抗氧化能力第36-37页
   ·清除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能力第37-38页
   ·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第38-39页
   ·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能力的检测第39页
   ·保护卵磷脂脂质过氧化能力第39-40页
   ·保护DNA损伤能力第40-41页
 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杜仲叶提取物对ICR小鼠抗氧化能力影响研究第42-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材料第42页
   ·实验动物与主要试剂第42页
     ·实验动物与饲料第42页
     ·主要试剂第42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2页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42-45页
     ·实验动物分组第42-43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3-45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5-46页
 2 结果分析第46-51页
   ·各组实验动物体重、脏器系数变化第46-47页
     ·各组实验动物体重变化第46页
     ·各组实验动物脏器系数比较第46-47页
   ·饲喂杜仲叶提取物后各组实验动物氧化—抗氧化水平第47-51页
     ·总抗氧化能力(TAC)第47-48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第48-49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第49页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第49-50页
     ·丙二醛(MDA)含量第50-51页
 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杜仲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化研究第52-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材料第52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52页
     ·主要试剂第52页
     ·主要仪器第52页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52-53页
     ·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化方法第52页
     ·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化工艺研究第52-53页
     ·微胶囊化效率测定第53页
   ·数据处理第53-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8页
   ·不同的壁材比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第54页
   ·不同芯材比例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喷雾干燥物料浓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第55-56页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第56页
   ·喷雾干燥进料流量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正交实验优化微胶囊化工艺条件第57-58页
 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全文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
下一篇:长春花吲哚生物碱检测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