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模型集成的嵌入式数控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5页
   ·嵌入式数控系统第17-24页
     ·数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第17-19页
     ·数控系统开发研究现状第19-21页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典型特征第21-22页
     ·嵌入式数控系统开发面临的挑战第22-24页
   ·模型集成设计方法第24-30页
     ·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方法第25-27页
     ·基于组件的系统设计方法第27-28页
     ·模型集成设计方法第28-3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5页
第二章 CNCMIF:数控系统模型集成框架第35-53页
   ·CNCMIF的理论基础第35-43页
     ·DSM第35-41页
     ·IEC61499第41-43页
   ·CNCMIF第43-50页
     ·CNCMIF基本框架第43-46页
     ·CNCMIF设计目标第46-47页
     ·CNCMIF形式化定义第47页
     ·CNCMIF 的实现第47-50页
   ·CNCML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CNCML领域描述第53-71页
   ·CNCML领域描述策略第53-54页
   ·多粒度组件模型第54-57页
     ·原子功能组件第54-55页
     ·复合功能组件第55-56页
     ·功能单元第56-57页
   ·多视角集成模型第57-61页
     ·数控系统视角定义第57页
     ·功能视角模型第57-58页
     ·平台视角模型第58页
     ·实施视角模型第58-59页
     ·多视角集成平台第59-61页
   ·数控领域元模型设计第61-69页
     ·数控领域组件定义第61-64页
     ·数控领域组件元模型第64-65页
     ·功能视角元模型第65-67页
     ·平台视角元模型第67-68页
     ·实施视角元模型第68-69页
     ·数控系统视角间交互定义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CNCML形式化行为语义描述第71-89页
   ·MOC第71页
   ·基于模型转换的形式化语义集成第71-74页
     ·形式化语义集成框架第71-73页
     ·形式化语义映射定义第73-74页
   ·数控系统形式化语义单元第74-81页
     ·FSM_SU第75-76页
     ·SDF_SU第76-77页
     ·SDFFSM_SU第77-78页
     ·TATM_SU第78-81页
   ·基于GReAT的形式化语义映射第81-88页
     ·基于GReAT的模型转换第81页
     ·转换实例第81-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五章 CNCML可重构性评价体系研究第89-109页
   ·CNCML可重构性第89-91页
     ·可重构性定义第89-90页
     ·影响系统可重构性的特征第90-91页
   ·CNCML组件交互关系定义第91-97页
     ·组件交互关系类型定义第91-92页
     ·数据通信交互关系第92页
     ·事件通信交互关系第92-93页
     ·同步交互关系第93页
     ·实施交互关系第93-94页
     ·实例分析第94-97页
   ·单种类型交互关系的耦合度测量评价第97-99页
     ·耦合强度系数第98页
     ·交互对象系数第98页
     ·单种类型交互关系的耦合度测量实例分析第98-99页
   ·多种类型交互关系的耦合度测量评价第99-102页
     ·相对耦合系数第100-101页
     ·权重因子第101-102页
   ·可重构性评价实例第102-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六章 基于CNCMIF的数控系统开发实例第109-125页
   ·数控系统需求分析第109-110页
   ·数控系统硬件平台介绍第110-111页
   ·数控车床系统领域模型构建第111-114页
     ·功能视角模型第111页
     ·平台视角模型第111-113页
     ·实施视角模型第113-114页
   ·车床数控系统可重构性验证第114-116页
     ·结构重构第114-116页
     ·实施重构第116页
   ·数控系统形式化仿真与验证第116-120页
     ·功能仿真第116-118页
     ·实时性能验证第118-120页
   ·数控系统代码自动生成第120-122页
     ·面向WinCE平台的代码自动生成第120-121页
     ·面向DSP/BIOS平台的代码自动生成第121-122页
   ·数控系统集成测试第122-123页
   ·结论第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结论与展望第125-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1-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智能运动控制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确定学习理论与智能振动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