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吨重装低平板特种运输车分载系统的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20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0-14页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4-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低平板液压模块组合车辆结构分析研究 | 第23-39页 |
·模块组合车辆的总体结构及技术特点 | 第23-29页 |
·动力来源 | 第23-25页 |
·行走系统 | 第25-28页 |
·制动系统 | 第28页 |
·转向系统 | 第28-29页 |
·液压模块组合车辆的组合方法特点研究 | 第29-35页 |
·组合方法与形式 | 第29-32页 |
·低货台 | 第32-34页 |
·专用夹具和支座 | 第34-35页 |
·低平板结构以及与模块组合车的连接关系特点 | 第35-39页 |
·货台结构 | 第36页 |
·连接体结构及连接关系特点 | 第36-39页 |
第3章 分载方案的确定 | 第39-52页 |
·原低平板连接头受力分析及计算 | 第39-40页 |
·方案一 | 第40-42页 |
·方案原理 | 第40页 |
·总体方案 | 第40-41页 |
·受力分析 | 第41-42页 |
·方案二 | 第42-44页 |
·方案原理 | 第42-43页 |
·总体方案 | 第43页 |
·受力分析 | 第43-44页 |
·方案三 | 第44-47页 |
·方案原理 | 第44页 |
·总体方案 | 第44-46页 |
·受力分析 | 第46-47页 |
·方案四 | 第47-49页 |
·方案原理 | 第47页 |
·总体方案 | 第47-48页 |
·受力分析 | 第48-49页 |
·最终方案确定 | 第49-52页 |
·方案设计要求 | 第49-50页 |
·各方案的优缺点 | 第50页 |
·确定方案 | 第50-52页 |
第4章 分载系统的细节设计及模型的建立 | 第52-65页 |
·液压模块单元车和低平板相关参数 | 第52-54页 |
·液压模块单元车的选择 | 第52-53页 |
·230吨低平板的相关参数 | 第53-54页 |
·分载桥总成 | 第54-58页 |
·拱形分载梁 | 第54-55页 |
·稳定梁 | 第55-56页 |
·油缸吊耳 | 第56-57页 |
·梁固定耳板 | 第57-58页 |
·支座 | 第58-60页 |
·液压油缸总成 | 第60-63页 |
·结构类型的选择 | 第60-61页 |
·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61-63页 |
·低平板新增结构 | 第63-64页 |
·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第5章 有限元建模技术研究 | 第65-76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计算平台的选择 | 第65-66页 |
·几何建模方案的确立 | 第66-67页 |
·计算工况与载荷施加 | 第67-72页 |
·低平板液压模块车的相关力学分析 | 第68-70页 |
·低平板总成的载荷施加 | 第70-71页 |
·分载系统的载荷施加 | 第71-72页 |
·边界条件及约束关系处理 | 第72-73页 |
·单元的选择和网格划分 | 第73-76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73-74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74-76页 |
第6章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及结构改进设计 | 第76-90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85页 |
·未加分载系统低平板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加装分载系统低平板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分载系统静力学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84页 |
·分载梁总成模态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分析结果评价 | 第85页 |
·支座拓扑优化设计 | 第85-90页 |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 | 第86页 |
·拓扑优化设计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6-87页 |
·拓扑优化设计 | 第87-89页 |
·拓扑优化方案的验证 | 第89-9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研究总结 | 第90页 |
·研究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