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磷酰大豆苷元酯的合成及其与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29页
   ·大豆苷元的水溶性改性研究进展第10-21页
     ·物理方法第10-12页
     ·化学方法第12-21页
   ·环糊精包合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1-28页
     ·β-CD 的结构和性质第21-22页
     ·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条件第22-23页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第23-25页
     ·环糊精包合物常用的表征方法第25-28页
   ·论文设计第28-29页
第二章 磷酰化试剂的合成第29-35页
   ·实验部分第29-31页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29-30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0页
     ·磷酰化试剂的合成方法第30-31页
   ·产物分析与表征第31-34页
   ·结果和讨论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的合成第35-48页
   ·实验部分第35-38页
     ·实验仪器与测定方法第35-36页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36页
     ·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合成的实验方法第36-37页
     ·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实验第37-38页
   ·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的结构表征第38-42页
   ·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第42-44页
     ·大豆苷元与亚磷酸二乙酯不同摩尔配比对产率的影响第42页
     ·反应时间对大豆苷元磷酰化产物产率的影响第42-43页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大豆苷元磷酰化产物产率的影响第43-44页
     ·反应温度对大豆苷元磷酰化产物产率的影响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化合物的IR 图谱分析第44-45页
     ·化合物的NMR 图谱分析第45-46页
     ·大豆苷元衍生物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第四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β-CD 与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第48-56页
   ·实验部分第49-50页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49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50页
     ·理论计算第50页
   ·结果和讨论第50-55页
     ·荧光光谱分析第50-54页
     ·β-CD 与磷酰化大豆苷元衍生物包合比和包合常数的确定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7-(二乙基磷酰)大豆苷元酯与β-CD 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56-66页
   ·实验部分第57页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57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7页
   ·7-(二乙基磷酰)大豆苷元酯与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第57-58页
     ·紫外光谱研究环糊精对7-(二乙基磷酰)大豆苷元酯溶解度的影响第57-58页
     ·7-(二乙基磷酰)大豆苷元酯与β-CD 包合物的制备第58页
   ·包合物的表征第58-59页
     ·紫外光谱扫描第58页
     ·红外光谱第58页
     ·包合物的包合比及包合率测定第58-59页
     ·包合物的 MS 测定第59页
     ·包合物的 NMR 测定第59页
   ·结果和讨论第59-65页
     ·环糊精对 7-(二乙基磷酰)大豆苷元酯溶解度的影响第59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59-60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60-61页
     ·包合物的包合比及包合率的测定第61-62页
     ·包合物的 MS 分析第62-63页
     ·包合物的 NMR 分析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红细胞单链抗体的制备与血凝试验方法的初步建立
下一篇: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