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创新点 | 第5-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 1.1 Epstein-Barr Virus (EB病毒) | 第11-23页 |
| 1.2 Erk信号通路和c-Jun转录因子 | 第23-26页 |
| 1.3 DNA去甲基化和Tet1蛋白 | 第26-30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介绍 | 第30-58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3页 |
| 2.1.1 细胞和菌种 | 第30页 |
| 2.1.2 质粒 | 第30页 |
| 2.1.3 抗体及酶类 | 第30-31页 |
| 2.1.4 转染试剂及其它化学试剂 | 第31页 |
| 2.1.5 试剂盒 | 第31-32页 |
| 2.1.6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 2.1.7 实验中所用到的引物 | 第32-33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33-58页 |
| 2.2.1 c-Jun和Tet1基因克隆和质粒构建 | 第33-40页 |
| 2.2.2 细胞的复苏、培养和冻存 | 第40-41页 |
| 2.2.3 Epstein-Barr virus(EBV)病毒潜伏激活的模型和病毒检测 | 第41-42页 |
| 2.2.4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慢病毒包装 | 第42-46页 |
| 2.2.5 细胞总DNA的提取 | 第46-47页 |
| 2.2.6 细胞总RNA提取和Real-Time(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47-48页 |
| 2.2.7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48-50页 |
| 2.2.8 Co-IP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实验 | 第50-51页 |
| 2.2.9 5mC、5hmC的点杂交实验(Dot Blot) | 第51页 |
| 2.2.10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51-53页 |
| 2.2.11 免疫荧光实验 | 第53-54页 |
| 2.2.12 病毒Zt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测序 | 第54-56页 |
| 2.2.13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56-5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8-81页 |
| 3.1 TPA通过Erk信号通路诱导Zta启动子的主动去甲基化 | 第59-62页 |
| 3.2 c-Jun磷酸化是Erk依赖的激活Zta表达所必需的 | 第62-64页 |
| 3.3 c-Jun是Erk依赖的DNA去甲基化所必需的 | 第64-66页 |
| 3.4 c-Jun与DNA羟基化酶Tet1相互作用 | 第66-71页 |
| 3.5 c-Jun招募Tet1到Zta启动子上 | 第71-73页 |
| 3.6 Tet1是Erk依赖的Zta启动子去甲基化及表达所必需的 | 第73-75页 |
| 3.7 c-Jun和Tet1是Erk依赖的EBV潜伏激活所必需的 | 第75-77页 |
| 3.8 讨论 | 第77-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