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研究--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8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简要评价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 高等教育营销概述 | 第18-27页 |
| ·高等教育营销的概述 | 第18-20页 |
| ·营销的概念 | 第18-19页 |
| ·高等教育营销的概念 | 第19页 |
| ·高等教育营销的特征 | 第19-20页 |
| ·高等教育营销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高等教育理论 | 第20-21页 |
| ·营销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 ·服务营销理论 | 第22-23页 |
| ·内部营销理论 | 第23页 |
| ·关系营销理论 | 第23-24页 |
| ·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的缘起与发展 | 第24-27页 |
| ·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的缘起 | 第24-25页 |
| ·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的演进 | 第25-26页 |
| ·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 3 美国高等教育营销研究 | 第27-37页 |
| ·美国高等教育营销概况 | 第27-28页 |
| ·美国高等教育营销的实践 | 第28-35页 |
| ·生源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 | 第28-31页 |
| ·捐赠者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 | 第31-32页 |
| ·就业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 | 第32-33页 |
| ·留学生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 | 第33-35页 |
| ·美国高等教育营销特点分析 | 第35-37页 |
| ·生源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分析 | 第35页 |
| ·捐赠者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分析 | 第35-36页 |
| ·就业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分析 | 第36页 |
| ·留学生市场的高等教育营销分析 | 第36-37页 |
| 4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营销研究 | 第37-46页 |
|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营销概况 | 第37-38页 |
|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营销的实践 | 第38-42页 |
| ·观念的国际化 | 第39页 |
| ·课程的国际化 | 第39-40页 |
| ·人员流动的国际化 | 第40页 |
| ·合作的国际化 | 第40-42页 |
| ·设立专门机构 | 第42页 |
|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营销特点 | 第42-46页 |
| ·立法建制,树立高等教育产业观 | 第42-43页 |
| ·增强国际学生交流 | 第43页 |
| ·增强教师和课程的国际化 | 第43-44页 |
| ·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44页 |
| ·跨境合作办学 | 第44-46页 |
| 5 国外高等教育营销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55页 |
| ·中国高等教育营销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 ·是适应社会动态需求、实现学校目标的需要 | 第46页 |
| ·是树立高校品牌、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需要 | 第46-47页 |
| ·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 第47页 |
| ·是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解决市场危机的需要 | 第47-48页 |
| ·中国开展高等教育营销的机遇与挑战 | 第48-51页 |
| ·开展高等教育营销的有利条件 | 第48-49页 |
| ·开展高等教育营销面临的挑战 | 第49-51页 |
| ·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营销的启示 | 第51-55页 |
| ·转变观念,树立高等教育产业观 | 第52页 |
| ·创造高校品牌,保障高等学校市场定位科学化 | 第52-53页 |
| ·设置专职专员的高等教育营销机构 | 第53页 |
| ·教育经费筹措多元化 | 第53-54页 |
| ·重视高校科研社会服务市场 | 第54页 |
| ·加强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市场营销 | 第54-55页 |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