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组织、球化工艺和热处理变形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滚动轴承钢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1.3 轴承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 | 第12-13页 |
1.4 轴承热处理工艺 | 第13-1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先进轴承的热处理组织表征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试验对象与测试方法 | 第18-2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3-29页 |
2.3.1 显微组织 | 第23-25页 |
2.3.2 残余奥氏体 | 第25-26页 |
2.3.3 碳化物 | 第26-27页 |
2.3.4 硬度 | 第27-28页 |
2.3.5 腐蚀性能 | 第28-29页 |
2.3.6 残余应力 | 第29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碳化物超细化工艺研究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31页 |
3.3 超细化工艺实验与机理 | 第31-39页 |
3.3.1 锻后余温淬火预处理 | 第32-34页 |
3.3.2 高温回火工艺 | 第34-37页 |
3.3.3 低温双相退火工艺 | 第37-39页 |
3.3.4 碳化物超细化机理分析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轴承热处理过程中尺寸预测模型及其验证 | 第41-52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42-49页 |
4.2.1 试验用轴承套圈化学成分 | 第44页 |
4.2.2 试验用轴承套圈几何尺寸 | 第44页 |
4.2.3 热处理工艺曲线 | 第44-46页 |
4.2.4 轴承套圈车加工状态的显微组织 | 第46-47页 |
4.2.5 轴承套圈热处理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 | 第47-48页 |
4.2.6 轴承套圈热处理过程中尺寸变化的测量 | 第48-49页 |
4.3 轴承套圈热处理尺寸计算模型 | 第49页 |
4.4 模型验证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4.4.1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49-50页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