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0.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0.2 前人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0.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朱彝尊与《明诗综》 | 第12-24页 |
1.1 朱彝尊生平概述 | 第12-14页 |
1.2 朱彝尊丰富的藏书和著述——学而能宣,文有所本 | 第14-17页 |
1.3 《明诗综》编撰 | 第17-20页 |
1.4 《明诗综》版本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明诗综》编撰动机与对《列朝诗集》的补正 | 第24-36页 |
2.1 《明诗综》编撰动机 | 第24-28页 |
2.2 《静志居诗话》对钱谦益《列朝诗集》补正 | 第28-36页 |
第三章 《明诗综》诸家辑评采编体例 | 第36-50页 |
3.1 合并评论 | 第36-39页 |
3.2 拆分评论 | 第39-40页 |
3.3 调整顺序 | 第40-42页 |
3.4 撮其大意 | 第42-44页 |
3.5 节略其义 | 第44-50页 |
第四章 四库本《明诗综》 | 第50-81页 |
4.1 主体内容的删改 | 第50-75页 |
4.1.1 删改《明诗综》诸家辑评 | 第50-53页 |
4.1.2 删改《静志居诗话》违碍文字 | 第53-60页 |
4.1.3 抽删《明诗综》诗人诗歌 | 第60-68页 |
4.1.4 四库诸本《明诗综》删改特点 | 第68-70页 |
4.1.5 《钦定四库全书考证》关于《明诗综》的考证 | 第70-72页 |
4.1.6 《明诗综》阙文的处理 | 第72-75页 |
4.2 非主体内容的删除 | 第75-81页 |
4.2.1 删除《明诗综》序目 | 第75-76页 |
4.2.2 删除《明诗综》每卷辑评者之姓名与卷次名称 | 第76-81页 |
第五章 四库本《明诗综》主体内容抽删原因考 | 第81-104页 |
5.1 因人废言 | 第82-86页 |
5.2 因言废人 | 第86-97页 |
5.2.1 诗歌中涉及明清边塞、兵防、辽东等等诸语 | 第87页 |
5.2.2 涉及少数民族之语,如胡、夷、狄、虏等词 | 第87-89页 |
5.2.3 明末私人所修史书 | 第89-91页 |
5.2.4 涉及明季敏感人物和事件 | 第91-96页 |
5.2.5 缅怀故国之诗 | 第96-97页 |
5.3 因辑录党社资料废人废言 | 第97-104页 |
第六章 从《明诗综》看《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考据之失(一) | 第104-131页 |
6.1 删改违碍 | 第106-113页 |
6.2 不注所出 | 第113-131页 |
6.2.1 完全未注所出 | 第113-123页 |
6.2.2 部分未注所出 | 第123-127页 |
6.2.3 诗人小传未注所出 | 第127-131页 |
第七章 从《明诗综》看《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考据之失(二) | 第131-151页 |
7.1 荒陋疏舛 | 第131-137页 |
7.2 辗转稗贩 | 第137-142页 |
7.3 纯以臆断 | 第142-148页 |
7.4 语焉不详 | 第148-151页 |
结语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7页 |
后记 | 第157-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