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计算机电磁信息泄漏与视频信息认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外TEMPEST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TEMPEST发展过程第13-15页
        1.2.2 针对计算机系统的TEMPEST研究第15-17页
        1.2.3 针对其他对象的TEMPEST研究第17页
    1.3 国内TEMPEST研究的发展第17-20页
        1.3.1 国内TEMPEST发展过程第18页
        1.3.2 国内TEMPEST研究成果第18-20页
    1.4 论文的意义与结构框架第20-22页
第二章 计算机显示与电磁泄漏基础第22-47页
    2.1 计算机视频通路第22-31页
        2.1.1 视频信号生成第23-27页
        2.1.2 视频信号的线缆传输第27-28页
        2.1.3 视频信号显示第28-31页
    2.2 视频信号频谱分析及时域关系特征第31-39页
        2.2.1 像素时钟信号频谱分析第33-36页
        2.2.2 视频信号泄漏发射波形的频谱分析第36-37页
        2.2.3 视频信号传输分析第37-39页
    2.3 视频信号特征与最大辐射泄漏图像第39-46页
        2.3.1 计算机视频信息编码第39-41页
        2.3.2 计算机视频信号的频谱第41-43页
        2.3.3 产生最大辐射泄漏的图像第43-46页
    2.4 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视频电磁辐射泄漏诊断测试第47-62页
    3.1 测试系统设计第47-51页
        3.1.1 测试设备第47-50页
        3.1.2 测试平台第50-51页
    3.2 测试步骤第51-55页
        3.2.1 频域测试第52-53页
        3.2.2 时域测试第53-55页
    3.3 测试结果分析第55-60页
        3.3.1 视频电磁辐射泄漏源分析第55-58页
        3.3.2 视频电磁泄漏信号分析第58-60页
    3.4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信息泄密辐射建模第62-93页
    4.1 辐射模型分析第63-76页
        4.1.1 线天线与信息泄密辐射体第63-67页
        4.1.2 辐射场的张量算法第67-71页
        4.1.3 连接器辐射建模第71-76页
    4.2 接收模型分析第76-82页
        4.2.1 近场探头的传输函数第76-78页
        4.2.2 传输函数的参数估算第78-82页
    4.3 仿真与测试结果分析第82-92页
        4.3.1 视频信号与辐射磁场的关系第83-86页
        4.3.2 辐射磁场与探头输出信号的关系第86-88页
        4.3.3 影响仿真结果的因素第88-92页
    4.4 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视频辐射泄露信息还原方案设计与认知分析第93-115页
    5.1 视频信息还原方案第93-103页
        5.1.1 滤波降噪第94-95页
        5.1.2 还原信息点抽取第95-101页
        5.1.3 还原图像倾斜调整第101-103页
    5.2 视频辐射泄漏信息认知分析第103-113页
        5.2.1 还原文字的笔画缺失效应第104-106页
        5.2.2 视频辐射泄漏信号的电磁指纹第106-111页
        5.2.3 彩色文字与图像信息的还原结果第111-113页
    5.3 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附录1 目标机产生的视频辐射泄漏信号第119-121页
附录2 滤波降噪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1页
缩略语说明第131-13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HLH转录因子ABP7-Like在玉米叶片和籽粒发育中的功能鉴定和分子机制分析
下一篇:面向一体化电子系统应用的宽带通用射频光前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