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伪狂犬病毒贵州株的分离鉴定及gB/gE/TK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1 伪狂犬病毒概述第14-22页
        1.1 伪狂犬病毒简介第14-15页
        1.2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第15页
        1.3 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5-21页
            1.3.1 基因组结构第15-16页
            1.3.2 基因的功能第16-21页
        1.4 致病机理第21-22页
    2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第22-27页
        2.1 临床诊断第22-23页
        2.2 传统诊断方法第23-24页
            2.2.1 病原学诊断第23-24页
            2.2.2 病毒粒子的形态观察第24页
            2.2.3 动物接种实验第24页
        2.3 血清学诊断方法第24-26页
            2.3.1 血清中和实验(SNT)第24-25页
            2.3.2 乳胶凝集实验(LAT)第25页
            2.3.3 免疫荧光技术(IF)第25-26页
            2.3.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第26页
            2.3.5 反向间接血凝(抑制)实验(RPHA/RPHI)第26页
        2.4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26-27页
            2.4.1 聚合酶联反应技术(PCR)第26-27页
            2.4.2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第27页
            2.4.3 基因芯片技术第27页
    3 伪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第27-30页
        3.1 PR传统疫苗第28页
            3.1.1 灭活疫苗第28页
            3.1.2 弱毒疫苗第28页
        3.2 基因工程疫苗第28-30页
            3.2.1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第28-29页
            3.2.2 核酸疫苗第29页
            3.2.3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第29-30页
    4 PRV国内流行毒株gB/gE/TK基因分子特征的研究进展第30-31页
    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33页
第二章 伪狂犬病病毒T4贵州株的分离鉴定第33-48页
    1 材料第33-35页
        1.1 病料、细胞第33页
        1.2 主要试剂第33页
        1.3 实验动物第33-34页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4-35页
            1.4.1 50×TAE第34页
            1.4.2 1%琼脂糖凝胶电泳液第34页
            1.4.3 无钙镁水(CMF)第34页
            1.4.4 含10%FBS细胞营养液第34页
            1.4.5 含2%FBS细胞维持液第34-35页
            1.4.6 含20%FBS细胞冻存液液第35页
        1.5 主要实验仪器第35页
    2 方法第35-39页
        2.1 病料的处理第35-36页
        2.2 疑似病例的PCR检测第36-37页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6页
            2.2.2 病毒核酸PCR扩增第36-37页
        2.3 病毒的分离培养第37页
            2.3.1 细胞的复苏第37页
            2.3.2 病毒的分离培养第37页
        2.4 病毒的效价的测定第37页
        2.5 家兔感染实验第37-38页
        2.6 病毒的形态观察第38页
        2.7 病毒核酸序列的鉴定第38-39页
            2.7.1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8-39页
            2.7.2 病毒核酸PCR扩增第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3.1 疑似病例的PCR检测结果第39-40页
        3.2 病毒的分离培养结果第40-42页
        3.3 病毒效价的测定结果第42-43页
        3.4 家兔感染实验结果第43页
        3.5 病毒的形态观察第43-44页
        3.6 病毒核酸序列的鉴定结果第44-46页
    4 讨论第46-47页
    5 结论第47-48页
第三章 猪伪狂犬病毒贵州株gB/gE/TK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第48-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1.1 材料第49页
        1.2 载体及宿主菌第49页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9-51页
            1.3.1 EDTA(250mM)第49-50页
            1.3.2 0.15 MPBS(PH7.4)第50页
            1.3.3 LB液体培养基第50页
            1.3.4 LB琼脂培养基第50页
            1.3.5 50×TAE第50页
            1.3.6 1%琼脂糖凝胶电泳液第50-51页
            1.3.7 Amp贮存液(200mg/mL)第51页
            1.3.8 细菌保存液第51页
        1.4 主要实验仪器第51-52页
    2 方法第52-56页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52页
        2.2 DNA的提取第52-53页
        2.3 病毒核酸的PCR扩增第53页
        2.4 目的基因的回收纯化第53页
        2.5 目的基因与pMD19-T载体的连接第53-54页
        2.6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54页
        2.7 菌落PCR第54-55页
        2.8 重组质粒的抽提第55页
        2.9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55-56页
        2.10 重组质粒的DNA序列测定第56页
    3 结果第56-60页
        3.1 PCR产物电泳检测结果第56-58页
        3.2 菌落PCR结果第58页
        3.3 重组克隆质粒酶切鉴定结果第58-60页
        3.4 序列测定结果第60页
    4 讨论第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第四章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86页
    1 材料第62页
        1.1 生物信息在线分析网站第62页
        1.2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第62页
    2 实验方法第62-63页
        2.1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第62页
        2.2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核苷酸遗传进化树分析第62-63页
        2.3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第63页
        2.4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基因编码蛋白质基本特征分析第63页
        2.5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第63页
        2.6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蛋白质三级级结构预测第63页
    3 结果分析第63-83页
        3.1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第63-71页
            3.1.1 gB/gE/TK基因序列整理第63-65页
            3.1.2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变异情况第65-67页
            3.1.3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第67-71页
        3.2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第71-73页
        3.3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编码蛋白质基本特征分析第73-79页
        3.4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编码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第79-81页
        3.5 PRV-T4分离株gB/gE/TK基因编码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第81-83页
    4 讨论第83-84页
    5 结论第84-8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3页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第93-94页
附录二 本文用到的部分英文缩写及含义说明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禽白血病病毒序列分析与抗禽白血病中药筛选
下一篇:猪圆环病毒2型Cap标记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