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页 |
前言 | 第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1.1 伊氏锥虫病概述 | 第14-18页 |
1.1.1 伊氏锥虫病原学 | 第14-15页 |
1.1.2 流行病学 | 第15页 |
1.1.3 致病机制 | 第15-16页 |
1.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1.1.5 诊断治疗 | 第17-18页 |
1.2 伊氏锥虫免疫逃避机制 | 第18-20页 |
1.2.1 针对特异性免疫的逃避机制 | 第18-19页 |
1.2.2 针对非特异性免疫的逃避机制 | 第19-20页 |
1.3 TatD脱氧核糖核酸酶 | 第20-21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31页 |
2.1 方法 | 第23-24页 |
2.1.1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3-24页 |
2.1.2 目的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24页 |
2.1.3 目的蛋白质的结构预测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2.2.1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结构 | 第24-25页 |
2.2.2 锥虫属及其它病原DNase蛋白质进化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2.2.3 不同物种TatD-like DNase氨基酸序列比较 | 第26-28页 |
2.3 讨论 | 第28-29页 |
2.4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伊氏锥虫TatD-like DNase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质的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1-49页 |
3.1 材料 | 第31-34页 |
3.1.1 虫株、质粒及实验动物 | 第31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3.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2-34页 |
3.2 方法 | 第34-42页 |
3.2.1 伊氏锥虫纯化及cDNA的制备 | 第34-36页 |
3.2.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9页 |
3.2.3 TatD-like DNase重组蛋白质的表达及纯化 | 第39-41页 |
3.2.4 动物免疫 | 第41页 |
3.2.5 特异性抗体检测 | 第41-42页 |
3.2.6 多克隆抗体纯化及特异性检测 | 第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3.3.1 虫体总RNA的鉴定结果 | 第42页 |
3.3.2 TatD-like DNase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 | 第42-44页 |
3.3.3 TatD-like DNase重组蛋白质纯化及检测结果 | 第44-46页 |
3.3.4 免疫血清及特异性IgG的纯化结果 | 第46-47页 |
3.4 讨论 | 第47-48页 |
3.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Tat D-like DNase蛋白质在伊氏锥虫的表达及定位 | 第49-58页 |
4.1 材料 | 第49-50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9-50页 |
4.2 方法 | 第50-53页 |
4.2.1 TatD-like DNase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第50-52页 |
4.2.2 全虫蛋白质中TatD-like DNase的Westernblot鉴定 | 第52页 |
4.2.3 TatD-like DNase蛋白质在虫体的表达定位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4.3.1 TatD-like DNase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 第53-54页 |
4.3.2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表达及定位 | 第54-56页 |
4.4 讨论 | 第56-57页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功能分析 | 第58-66页 |
5.1 材料 | 第58页 |
5.1.1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5.1.2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5.2 方法 | 第58-59页 |
5.2.1 小鼠DNA的提取 | 第58-59页 |
5.2.2 Tat D-like DNase蛋白质的体外功能实验 | 第5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5.3.1 小鼠DNA纯化结果 | 第59-60页 |
5.3.2 重组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功能分析 | 第60-64页 |
5.4 讨论 | 第64-65页 |
5.5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