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伪狂犬病国内外流行现状 | 第12-13页 |
1.2 伪狂犬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 伪狂犬病毒特征 | 第16-19页 |
1.4 miRNA的研究 | 第19-22页 |
1.5 伪狂犬病毒与miRNA | 第22-26页 |
第二章 病毒编码的mi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6-32页 |
2.1 软件与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1.1 病毒编码的miRNA分析 | 第26页 |
2.1.2 基因组序列来源 | 第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2.2.1 测序发现的miRNA | 第26-27页 |
2.2.2 试验验证的miRNA | 第27-28页 |
2.2.3 miRNA的靶标基因 | 第28-29页 |
2.2.4 伪狂犬病毒功能基因与其编码的miRNA | 第29-30页 |
2.3 讨论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伪狂犬病毒编码的miRNA血清表达谱 | 第32-45页 |
3.1 材料 | 第32-34页 |
3.1.1 血清样本 | 第32-33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3.2 方法 | 第34-38页 |
3.2.1 miRNA的qPCR引物设计 | 第34页 |
3.2.2 qPCR的原理 | 第34-36页 |
3.2.3 血清总RNA的提取和DNase处理 | 第36页 |
3.2.4 总RNA质量分析 | 第36-37页 |
3.2.5 miRNA的RT-PCR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3.3.1 miRNA的qPCR引物序列 | 第38-40页 |
3.3.2 qPCR的扩增曲线 | 第40-41页 |
3.3.3 qPCR熔解曲线 | 第41-42页 |
3.3.4 miRNA的RT-qPCR检测 | 第42-43页 |
3.4 讨论 | 第43-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免疫与感染血清中病毒编码miRNA差异谱分析 | 第45-51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4.2.1 比较miRNA在感染血清和免疫血清间的差异 | 第45-46页 |
4.2.2 候选miRNA的筛选 | 第46-47页 |
4.2.3 miRNA的诊断价值评价 | 第47页 |
4.2.4 miRNA-5的相对表达量 | 第47-48页 |
4.3 讨论 | 第48-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