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旧路沥青冷再生技术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旧路评价及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料强度形成分析 | 第14-23页 |
2.1 省道S214(均流段)旧路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14-18页 |
2.1.1 道路概况 | 第14页 |
2.1.2 原路面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 | 第14-17页 |
2.1.3 省道S214(均流段)修复方案 | 第17-18页 |
2.2 RAP分析与评价 | 第18-20页 |
2.2.1 旧路沥青老化分析 | 第18页 |
2.2.2 RAP料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18-20页 |
2.3 乳化沥青冷再生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2.3.1 乳化沥青在冷再生混合料中的工作原理 | 第20页 |
2.3.2 乳化沥青与混合料之间的作用分析 | 第20-21页 |
2.3.3 普通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原理分析 | 第21页 |
2.3.4 早强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原理分析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分析 | 第23-34页 |
3.1 试验方法及原材料试验 | 第23-25页 |
3.1.1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3.1.2 原材料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3.2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及其设计流程 | 第25-33页 |
3.2.1 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 | 第26-28页 |
3.2.2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 | 第28-29页 |
3.2.3 水泥用量及种类的确定 | 第29-30页 |
3.2.4 确定混合料的乳化沥青最佳量 | 第30-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第34-41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水稳定性验证 | 第34-36页 |
4.2.1 成型试件浸水马歇尔试验 | 第34-35页 |
4.2.2 成型试件冻融劈裂试验 | 第35-36页 |
4.3 高温稳定性验证 | 第36-38页 |
4.4 低温抗裂性验证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试验段铺筑及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 第41-54页 |
5.1 试验段铺筑施工 | 第41-43页 |
5.2 质量验证及验收标准 | 第43-49页 |
5.2.1 施工质量检测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 | 第43-44页 |
5.2.2 室内质量验证 | 第44-45页 |
5.2.3 室外质量验证 | 第45-49页 |
5.3 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 第49-52页 |
5.3.1 节省矿石资源分析 | 第50页 |
5.3.2 减少能源消耗分析 | 第50-52页 |
5.3.3 减少碳排放分析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4页 |
6.2 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的问题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