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卫生调查与统计论文--疾病的调查与统计论文

建始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定义第10-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慢性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1.1.2 慢性病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第12页
        1.1.3 慢性病的预防与防治第12-13页
    1.2 立题依据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第14-21页
    2.1 研究内容第14页
    2.2 研究对象第14页
    2.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3.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2.3.2 现场调查法第14-15页
    2.4 确立样本含量第15页
        2.4.1 样本量的计算第15页
    2.5 抽样方法第15-17页
    2.6 调查时间第17页
    2.7 调查内容第17-18页
    2.8 质量控制第18页
    2.9 统计分析第18-19页
    2.10 指标定义第19-21页
第3章 结果第21-47页
    3.1 建始县基本情况第21-24页
        3.1.1 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第21页
        3.1.2 人口基本状况第21-22页
        3.1.3 经济发展状况第22-23页
        3.1.4 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状况第23-24页
    3.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第24-25页
    3.3 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第25-27页
        3.3.1 总体患病率第25页
        3.3.2 不同性别建始县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第25-26页
        3.3.3 不同年龄建始县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第26页
        3.3.4 建始县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第26-27页
    3.4 被调查人群慢性病危险行为因素第27-36页
        3.4.1 建始县居民吸烟状况第27页
        3.4.2 建始县居民饮酒状况第27-28页
        3.4.3 建始县居民身体活动情况第28-30页
        3.4.4 建始县居民的饮食习惯第30-33页
        3.4.5 身高、体重、腰围、BMI指标分布第33-34页
        3.4.6 建始县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第34-36页
    3.5 影响建始县居民慢性病的单因素分析第36-42页
        3.5.0 性别与慢性病患病关系第36页
        3.5.1 年龄与慢性病患病率关系第36页
        3.5.2 民族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6-37页
        3.5.3 婚姻状况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7页
        3.5.4 文化程度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7-38页
        3.5.5 职业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8页
        3.5.6 人均月收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8页
        3.5.7 家族史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8-39页
        3.5.8 吸烟与慢性病的关系第39-40页
        3.5.9 饮酒与慢性病的关系第40页
        3.5.10 体育锻炼与慢性病的关系第40页
        3.5.11 体质指数与慢性病的关系第40-41页
        3.5.12 食盐量与慢性病的关系第41页
        3.5.13 膳食摄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第41-42页
    3.6 影响建始县居民慢性病的多因素分析第42-47页
        3.6.1 变量赋值情况第42-44页
        3.6.2 影响建始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第44-45页
        3.6.3 影响建始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第45页
        3.6.4 影响建始县居民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第45-47页
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47-53页
    4.1 慢性病是影响建始县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第47页
    4.2 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建始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第47-48页
    4.3 建始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8-49页
        4.3.1 性别、年龄和慢性病家族史等因素的影响第48页
        4.3.2 运动、饮食习惯等不良行为习惯对慢性病的影响第48-49页
        4.3.3 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第49页
    4.4 预防慢性病的策略与措施第49-53页
        4.4.1 提高认识、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第50页
        4.4.2 加强社区预防和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第50-51页
        4.4.3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第51页
        4.4.4 建立医健联合体,提高基层卫生工作者服务能力第51-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创新性第53页
    5.3 局限性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综述第67-76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地震作用下防沉板基础的动力响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参数化逻辑的图书馆自然采光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