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组成、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森林凋落物的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2 森林凋落物量及动态研究 | 第9-10页 |
1.2.3 森林凋落物量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1.2.4 森林凋落量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2.1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4-16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14-15页 |
2.1.3 土壤概况 | 第15页 |
2.1.4 植被概况 | 第15-1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2.1 缙云山凋落物收集 | 第16-17页 |
2.2.2 全国天然林凋落物文献收集 | 第17-19页 |
3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特征 | 第19-36页 |
3.1 引言 | 第19页 |
3.2 结果 | 第19-32页 |
3.2.1 凋落物的产量特征 | 第19-21页 |
3.2.2 凋落物的组成特征 | 第21-24页 |
3.2.3 主要树种的凋落量特征 | 第24-28页 |
3.2.4 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第28-29页 |
3.2.5 主要树种的季节动态特征 | 第29-32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2-34页 |
3.3.1 凋落物的产量 | 第32页 |
3.3.2 凋落物的组成 | 第32-33页 |
3.3.3 凋落物的季节动态 | 第33-34页 |
3.4 小结 | 第34-36页 |
4 影响天然林凋落物量的因素 | 第36-41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结果 | 第36-39页 |
4.2.1 凋落物量与温度的关系 | 第36-37页 |
4.2.2 凋落物量与降水的关系 | 第37页 |
4.2.3 凋落物量与纬度的关系 | 第37-38页 |
4.2.4 凋落物量与海拔的关系 | 第38-39页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39-40页 |
4.3.1 影响我国森林凋落物的气候因子 | 第39页 |
4.3.2 影响我国森林凋落物的地理因子 | 第39-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附录 | 第52-71页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52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2-53页 |
C.附表 | 第5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