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尖孢镰刀菌简介 | 第10页 |
1.2 小RNA简介 | 第10-12页 |
1.3 小RNA发生相关蛋白Dicer简介 | 第12-13页 |
1.4 Dicer蛋白的进化分析 | 第13-14页 |
1.5 Dicer蛋白的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1.6 Dicer蛋白的结构域 | 第15-17页 |
1.7 Dicer蛋白的切割模式 | 第17-18页 |
1.8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9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9.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9.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植物病原真菌Dicer蛋白的进化分析 | 第20-42页 |
2.1 材料及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1.2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2.2.1 结构域预测 | 第21页 |
2.2.2 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42页 |
2.3.1 结构域预测 | 第21-28页 |
2.3.2 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第28-42页 |
3 尖孢镰刀菌野生型与Dicer突变体在五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生长表型比较 | 第42-52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2.1 PDA培养基的配制 | 第42页 |
3.2.2 菌株的活化 | 第42-43页 |
3.2.3 Fox-A8-wild及其Dicer突变体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生长速率的比较 | 第43页 |
3.2.4 Fox-A8-wild及其Dicer突变体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菌落形态和色素的比较 | 第43页 |
3.2.5 Fox-A8-wild及其Dicer突变体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产纤维素酶的比较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3.3.1 Fox-A8-wild及其Dicer突变体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生长速率的比较 | 第44-45页 |
3.3.2 Fox-A8-wild及其Dicer突变体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菌落形态和色素的比较 | 第45-49页 |
3.3.3 Fox-A8-wild及其Dicer突变体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产纤维素酶的比较 | 第49-52页 |
4 尖孢镰刀菌Dicer1蛋白和Dicer2蛋白功能重复初探 | 第52-70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3-62页 |
4.2.1 PDB培养基的配置 | 第53页 |
4.2.2 孢子的收集 | 第53页 |
4.2.3 菌丝的收集 | 第53-54页 |
4.2.4 总RNA的提取 | 第54页 |
4.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 第54-55页 |
4.2.6 反转录 | 第55-56页 |
4.2.7 引物设计 | 第56页 |
4.2.8 获取目的片段 | 第56-57页 |
4.2.9 目的片段胶回收 | 第57页 |
4.2.10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第57-58页 |
4.2.11 转化 | 第58页 |
4.2.12 菌检 | 第58-59页 |
4.2.13 质粒抽提 | 第59-60页 |
4.2.14 测序 | 第60页 |
4.2.15 标准品拷贝数计算 | 第60-61页 |
4.2.16 标准品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61-62页 |
4.2.17 待测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4.3.1 总RNA检测 | 第62页 |
4.3.2 菌液PCR结果 | 第62-63页 |
4.3.3 标准品拷贝数与CT值 | 第63页 |
4.3.4 标准品曲线结果 | 第63-64页 |
4.3.5 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64-67页 |
4.3.6 样品曲线结果 | 第67-70页 |
5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8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