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有耗滤波器与微波双工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有耗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平面双工器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微波滤波器与双工器的基本理论 | 第22-44页 |
2.1 技术指标 | 第22-24页 |
2.2 传输线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微带线模型及其参数计算 | 第24-26页 |
2.2.2 不连续的微带缝隙结构 | 第26页 |
2.3 电磁耦合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2.3.1 输入输出耦合方式 | 第27-28页 |
2.3.2 JK变换器 | 第28-29页 |
2.3.3 电耦合 | 第29-30页 |
2.3.4 磁耦合 | 第30-31页 |
2.3.5 电磁混合耦合 | 第31-32页 |
2.3.6 电磁分路耦合 | 第32-33页 |
2.4 传统N阶滤波器综合理论 | 第33-42页 |
2.4.1 广义切比雪夫函数及其多项式求解 | 第33-37页 |
2.4.2 耦合矩阵求解 | 第37-40页 |
2.4.3 耦合矩阵化简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有耗滤波器 | 第44-60页 |
3.1 短路传输线特性 | 第44-45页 |
3.2 N+2阶有耗耦合矩阵综合理论 | 第45-48页 |
3.2.1 N+2阶耦合矩阵综合 | 第45-47页 |
3.2.2 有耗矩阵综合 | 第47-48页 |
3.3 基于非一致Qu值的双并联有耗滤波器概况 | 第48-50页 |
3.4 基于非一致Q值的双并联有耗滤波器分析 | 第50-59页 |
3.4.1 有耗滤波器等效传输线理论分析 | 第50-53页 |
3.4.2 电磁耦合耦合系数与传输零点分析 | 第53-57页 |
3.4.3 等效集总参数电路 | 第57-58页 |
3.4.4 有耗滤波器设计结果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基于0度馈电与电磁分路耦合结构的双工器 | 第60-74页 |
4.1 开路传输线特性 | 第60-61页 |
4.2 阶梯阻抗谐振器(SIR) | 第61-62页 |
4.3 零度馈电型滤波器 | 第62-69页 |
4.3.1 零度馈电与非零度馈电对比分析 | 第63-67页 |
4.3.2 引入电磁分路耦合的0度馈电型滤波器 | 第67-69页 |
4.4 引入电磁分路耦合的0度馈电型双工器 | 第69-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具有单独可控传输零点的多谐振器型双工器 | 第74-86页 |
5.1 双工器耦合矩阵的综合 | 第74-80页 |
5.2 双工器设计与理论分析 | 第80-84页 |
5.2.1 双工器各谐振器分析 | 第81-82页 |
5.2.2 传输零点分析 | 第82-84页 |
5.3 双工器设计结果 | 第84-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