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1 理论背景第15页
        1.1.2 现实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2.1 理论意义第16-17页
        1.2.2 现实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框架第18-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3.3 研究路线第20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2-39页
    2.1 知识型员工研究综述第22-25页
        2.1.1 知识型员工的涵义第22-23页
        2.1.2 知识型员工的分类第23-24页
        2.1.3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第24-25页
    2.2 员工敬业度研究综述第25-35页
        2.2.1 员工敬业度概念研究第25-26页
        2.2.2 敬业度的结构维度第26-27页
        2.2.3 敬业度的测量方法第27-29页
        2.2.4 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第29-31页
        2.2.5 敬业度的作用结果第31-32页
        2.2.6 敬业度的决定机理第32-34页
        2.2.7 国内外敬业度研究现状分析第34-35页
    2.3 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综述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特殊性分析第39-46页
    3.1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分类第39-40页
    3.2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分析第40-42页
    3.3 企业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敬业度相比较结果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6-74页
    4.1 构建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的意义第46-47页
        4.1.1 提供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衡量标准第46页
        4.1.2 明晰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提升路径第46-47页
        4.1.3 为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视角提升组织绩效提供参考第47页
    4.2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7-49页
    4.3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的提取第49-64页
        4.3.1 文献整理获取指标第49-53页
        4.3.2 重点访谈获取指标第53-56页
        4.3.3 开放式问卷获取指标第56-59页
        4.3.4 指标汇总第59-60页
        4.3.5 问卷调查第60-64页
    4.4 关于探索性因子的分析第64-69页
    4.5 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程序第69-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74-85页
    5.1 层次分析法第74-76页
        5.1.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第74页
        5.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74-76页
    5.2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76-82页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第82-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6章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人口统计变量实证检验第85-103页
    6.1 研究设计第85-87页
        6.1.1 研究假设第85页
        6.1.2 研究样本第85-87页
        6.1.3 研究方法和工具第87页
    6.2 题项分析第87-89页
    6.3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89-92页
        6.3.1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89-90页
        6.3.2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信度分析第90页
        6.3.3 员工敬业度量表效度分析第90-92页
    6.4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总体状况及人口统计学和组织变量对其影响第92-98页
        6.4.1 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采用总体指标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第92-93页
        6.4.2 对工作投入指标影响作用的研究分析第93-94页
        6.4.3 对组织认同指标影响作用的研究分析第94-95页
        6.4.4 对价值观认同指标影响作用的研究分析第95-96页
        6.4.5 对情感归属指标影响作用的研究分析第96-97页
        6.4.6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相关及回归分析第97-98页
    6.5 验证性因子研究分析第98-100页
    6.6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第7章 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实证检验第103-121页
    7.1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举例第103-106页
    7.2 某城市党报和某都市晚报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对比分析第106-120页
        7.2.1 企业简介第106-107页
        7.2.2 问卷设计第107页
        7.2.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07-110页
        7.2.4 题项有效性分析第110-113页
        7.2.5 信度分析第113-114页
        7.2.6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14-117页
        7.2.7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对比分析第117-120页
    7.3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8章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升建议第121-130页
    8.1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升的操作流程第121-123页
    8.2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升的具体措施第123-130页
        8.2.1 从加大工作投入入手提升敬业度第124-125页
        8.2.2 从増加情感归属入手提升敬业度第125-126页
        8.2.3 从强化组织认同入手提升敬业度第126-127页
        8.2.4 从厚植价值观念入手提升敬业度第127-130页
第9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第130-134页
    9.1 研究结论第130-132页
    9.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32-134页
附录第134-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59-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croRNA多功能纳米诊疗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下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以江苏省南部395户种稻大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