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配位功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纳米杂化组装体系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46页
    一、荧光纳米微粒第13-30页
        1.1 金属纳米团簇第13-19页
        1.2 半导体量子点第19-25页
        1.3 钙钛矿纳米晶第25-30页
    二、聚合物与无机纳米微粒的组装第30-39页
        2.1 环境响应型聚合物第30-32页
        2.2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第32-36页
        2.3 嵌段共聚物/荧光纳米微粒的杂化组装第36-37页
        2.4 聚合物-纳米微粒杂化组装方法第37-39页
    三、聚合物-荧光纳米微粒杂化组装材料的应用第39-43页
        3.1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第39-40页
        3.2 在光电方面的应用第40-41页
        3.3 在检测方面的应用第41-42页
        3.4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第42-43页
    四、本论文设计思想第43-46页
第二章 温敏性配位功能的无规共聚物稳定的银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应用第46-62页
    一、引言第46-47页
    二、实验部分第47-49页
        2.1 表征方法及主要实验药品第47-48页
        2.2 大分子配体p(NIPAm-co-MQ) (RCPL)的合成第48页
        2.3 银纳米团簇的合成第48-49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49-61页
        3.1 大分子配体的合成第49-50页
        3.2 银纳米团簇的合成第50-54页
        3.3 银纳米团簇的发光机理第54-55页
        3.4 银纳米团簇的温度响应特性第55-57页
        3.5 银纳米团簇的pH响应行为第57-58页
        3.6 银纳米团簇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第58-61页
    四、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温度响应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稳定的金纳米微粒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第62-88页
    一、引言第62-64页
    二、实验部分第64-69页
        2.1 表征方法及主要实验药品第64-65页
        2.2 嵌段共聚物P1-P5的合成第65-67页
        2.3 嵌段共聚物P1-P5的自组装第67页
        2.4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67页
        2.5 嵌段共聚物P1-P5稳定的金纳米微粒Au@P1-Au@P5的合成第67-68页
        2.6 Au@CA的制备第68页
        2.7 Au@P1-Au@P5催化还原硝基苯酚同系物第68页
        2.8 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微粒的温度响应催化行为研究第68-69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69-87页
        3.1 嵌段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第69-72页
        3.2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第72-74页
        3.3 Au@P1(10/1),Au@P1(5/1)和Au@P1(0.1/1)的合成第74-75页
        3.4 不同嵌段共聚物稳定的Au NPs的合成第75-79页
        3.5 P1 稳定的金纳米微粒的催化活性第79-81页
        3.6 不同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微粒的催化活性第81-85页
        3.7 Au@P的温敏性的催化行为第85-87页
    四、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四章 量子点/两亲性温度响应嵌段共聚物的配位诱导自组装:形态、光学性质及应用第88-104页
    一、引言第88-90页
    二、实验部分第90-93页
        2.1 表征方法及主要材料第90-91页
        2.2 水相CdTe/ZnS QDs的合成第91页
        2.3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组装第91-92页
        2.4 配位诱导有机无机杂化胶束CDMs,IDMs和SDMs的制备第92页
        2.5 壳掺杂胶束SDMs的温度响应行为第92-93页
        2.6 壳掺杂胶束SDMs检测TNP和Hg~(2+)第93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93-102页
        3.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组装第93页
        3.2 配位诱导有机-无机杂化胶束CDMs,IDMs和SDMs的制备第93-99页
        3.3 SDMs的温度响应性行为第99-100页
        3.4 SDMs检测TNP第100-101页
        3.5 SDMs检测Hg~(2+)第101-102页
    四、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一锅法制备表面改性钙钛矿量子点及其稳定性研究第104-114页
    一、引言第104-105页
    二、实验部分第105-107页
        2.1 表征方法及主要实验药品第105-106页
        2.2 大分子配体PEG-NH2 的合成第106-107页
        2.3 PQDs/SiO_2的合成第107页
        2.4 PQDs/SiO_2/PEG的合成第107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107-112页
        3.1 PQDs/SiO_2/PEG的合成与表征第107-111页
        3.2 PQDs/SiO_2/PEG的稳定性第111-112页
    四、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中载流子的超快动力学与行为调控的研究
下一篇:轴/螺旋手性有机化合物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