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理论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理论 | 第15-18页 |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 第17-18页 |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 第1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压力源调查研究 | 第23-3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五、讨论 | 第30-32页 |
六、结论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个体易感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一、应对方式 | 第33页 |
二、人格特质 | 第33-34页 |
三、社会支持 | 第34页 |
四、归因方式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 第35-51页 |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内涵、功能和构建原则 | 第35-38页 |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内涵 | 第35页 |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功能 | 第35-37页 |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 第38-51页 |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机制 | 第38-40页 |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发挥心理健康档案的预警功能 | 第40-42页 |
三、建立普查、排查制度,形成普查和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 第42-43页 |
四、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网络,形成危机快速反应机制 | 第43-46页 |
五、提高认识,完善预警工作保障机制 | 第46-48页 |
六、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预警监督机制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一 | 第56-60页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