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张量补全的鲁棒信号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11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张量与张量补全 | 第12-17页 |
2.1 引言 | 第12-13页 |
2.2 矩阵恢复和补全 | 第13-15页 |
2.3 张量补全 | 第15-17页 |
第3章 基于平滑块迭代重加权的张量补全算法 | 第17-38页 |
3.1 引言 | 第17-18页 |
3.2 问题建模 | 第18-19页 |
3.3 l_p-PARAFAC的平滑函数设计 | 第19-21页 |
3.4 算法设计 | 第21-28页 |
3.5 收敛性分析 | 第28-30页 |
3.6 仿真与分析 | 第30-37页 |
3.6.1 DOA和和DOD估计 | 第31-35页 |
3.6.2 合成数据恢复 | 第35-37页 |
3.7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张量补全算法 | 第38-49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复数的l_p范数和模值的新定义 | 第38-39页 |
4.3 问题建模 | 第39-40页 |
4.4 算法设计 | 第40-44页 |
4.4.1 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 | 第40页 |
4.4.2 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具体应用 | 第40-42页 |
4.4.3 子问题求解 | 第42-44页 |
4.5 仿真分析 | 第44-48页 |
4.5.1 DOA和和DOD估计 | 第44-47页 |
4.5.2 合成数据恢复 | 第47-48页 |
4.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2页 |
5.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49-50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