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6-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本文的研究观点和创新点 | 第7-8页 |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8-9页 |
第二部分 本论 | 第9-33页 |
一、案例简介 | 第9-10页 |
(一) 案例一——以“闽福州货1667”号船舶案件为例 | 第9页 |
(二) 案例二——以爱店边境检查站生猪行政诉讼案件为例 | 第9-10页 |
二、有关涵义理解及论证 | 第10-18页 |
(一) 关于“行政主体”和“行政执法主体”涵义的理解 | 第10-13页 |
(二) 公安边防部门的行政执法主体的架构体系 | 第13-16页 |
(三) 公安边防部门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第16-18页 |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8页 |
(一) 公安边防部门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二) 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23-28页 |
四、建构公安边防部门行政执法主体的路径 | 第28-33页 |
(一) 明确公安边防行政执法主体地位 | 第28-29页 |
(二) 沿海边防管理方面 | 第29-30页 |
(三) 陆地边防管理方面 | 第30-31页 |
(四) 完善公安边防执法人员行使职权的途径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