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微波光子与色散的弱光栅阵列高速解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0-17页
        1.3.1 准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研究概况第10-13页
        1.3.2 光纤光栅阵列高速解调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光纤光栅及微波光子-色散理论研究第19-29页
    2.1 光纤光栅传感机理第19-21页
        2.1.1 温度传感模型第20-21页
        2.1.2 振动传感模型第21页
    2.2 全同光栅阵列复用容量分析与仿真第21-24页
    2.3 波长域-频率域转换模型建立第24-28页
        2.3.1 微波光子分析第24-26页
        2.3.2 色散推导及波长-频率转换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微波光子与色散的弱光栅解调系统研究第29-44页
    3.1 高速解调系统设计与构建第29-35页
        3.1.1 解调系统光路构建第30-32页
        3.1.2 解调系统电路设计第32-35页
    3.2 系统核心器件选型与测试第35-40页
        3.2.1 色散介质选型及检测第35-37页
        3.2.2 LiNbO_3调制器调频测试第37-40页
    3.3 基于微波光子与色散的光栅阵列高速解调原理分析第40-43页
        3.3.1 光栅波长信息解调第40-42页
        3.3.2 跨扫频周期高速解调方法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高速解调系统算法设计及性能优化研究第44-58页
    4.1 解调算法研究与优化设计第44-51页
        4.1.1 几种频谱算法原理及应用效果第44-47页
        4.1.2 基于Chirp-Z与Hanning窗的优化设计算法第47-51页
    4.2 外界温度扰动的影响及优化方法第51-55页
        4.2.1 色散光纤温度扰动的削弱第52-53页
        4.2.2 传感光纤温度扰动的修正第53-55页
    4.3 色散矫正模型的提出及校准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基于微波光子与色散的弱光栅解调实验研究第58-67页
    5.1 全同弱光栅阵列刻写第58-60页
    5.2 静态解调实验第60-64页
        5.2.1 单光栅应力实验第60-62页
        5.2.2 光栅阵列温度实验第62-64页
    5.3 准分布式动态振动实验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67-68页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装备运行能量有效多级协同优化研究
下一篇:人脸年龄估计与老化合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