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因素分解和灰关联熵方法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二、有序度研究的发展 | 第16-17页 |
三、浙江省实证研究的发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一、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本文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20页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统计分析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浙江省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 第22-26页 |
一、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第22-24页 |
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分析 | 第26-30页 |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二、高等院校科技活动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三、高技术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 第30-45页 |
第一节 自变量选择和基本模型确定 | 第30-35页 |
一、数据选取和处理 | 第30-32页 |
二、生产函数建立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基于势分析模型的因素分解 | 第35-39页 |
一、综合科技要素的测算和分解 | 第35-37页 |
二、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测算 | 第37-38页 |
三、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浙江省实证分析 | 第39-45页 |
一、要素投入利用效率分析 | 第39-41页 |
二、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和贡献率分析 | 第41-45页 |
第四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有序度研究 | 第45-60页 |
第一节 科技和经济系统协调度研究 | 第46-52页 |
一、协调度模型介绍 | 第46-47页 |
二、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三、浙江省"科技-经济"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第二节 科技和经济系统有序度研究 | 第52-58页 |
一、灰关联熵模型介绍 | 第52-54页 |
二、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三、浙江省"科技-经济"有序度的实证分析 | 第55-5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总结分析和展望 | 第60-65页 |
第一节 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总结分析 | 第60-63页 |
一、浙江省科技和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总结 | 第60-61页 |
二、要素投入量情况总结 | 第61页 |
三、要素投入利用效率总结 | 第61-62页 |
四、科技等要素对经济的贡献情况总结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