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2 电动轮驱动汽车路面识别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电动轮驱动汽车驱动防滑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电动轮驱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第2章 电动轮驱动试验车的建模与联合仿真方法 | 第19-29页 |
2.1 电动轮驱动试验车整车结构与参数 | 第19-20页 |
2.2 Adams/View整车模型与Matlab/Simulink控制模型联合仿真方法 | 第20-24页 |
2.3 CarSim整车模型与Matlab/Simulink控制模型联合仿真方法 | 第24-27页 |
2.4 Adams/View与CarSim整车仿真模型建模比较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基于汽车单轮动力学模型理论的路面识别方法 | 第29-36页 |
3.1 汽车单轮动力学模型 | 第29-30页 |
3.2 轮胎模型 | 第30-31页 |
3.3 路面附着情况识别方法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最优滑转率识别的驱动防滑模糊控制算法 | 第36-45页 |
4.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36-37页 |
4.2 驱动防滑模糊控制设计 | 第37-40页 |
4.3 驱动防滑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电子差速和驱动防滑联合控制算法 | 第45-62页 |
5.1 电子差速和驱动防滑联合控制结构 | 第45-46页 |
5.2 驱动控制器设计 | 第46-55页 |
5.3 驱动力分配与防滑控制器设计 | 第55-57页 |
5.4 电动轮驱动汽车电子差速和驱动防滑联合控制仿真分析 | 第57-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4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2-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