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企业创新及其困境 | 第14-15页 |
·用户创新广泛存在 | 第15-16页 |
·用户创新对于企业创新的意义 | 第16页 |
·研究问题及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8-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44页 |
·用户创新相关理论 | 第22-36页 |
·用户创新的定义 | 第22页 |
·创新源理论 | 第22-25页 |
·领先用户理论 | 第25-29页 |
·用户创新的动因 | 第29-31页 |
·用户社区及创新社团 | 第31-34页 |
·创新工具箱理论 | 第34-36页 |
·理性行为及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 第36-44页 |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扩展 | 第36-38页 |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 | 第38-40页 |
·整合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 第40-44页 |
3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44-56页 |
·概念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影响用户领先程度及创新行为的因素 | 第45-49页 |
·预期收益对用户领先程度及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45-47页 |
·预期付出对用户领先程度及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47-48页 |
·社会影响对用户领先程度和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48页 |
·促进条件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48-49页 |
·经验、个人创新性的调制作用 | 第49-52页 |
·经验的调制作用 | 第49-51页 |
·个人创新性的调制作用 | 第51-52页 |
·用户的领先程度与用户实际创新行为的关系 | 第52页 |
·模型及假设 | 第52-56页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56-64页 |
·问卷设计流程 | 第56页 |
·问卷结构 | 第56-57页 |
·变量测量 | 第57-62页 |
·预期收益的测量 | 第58页 |
·预期付出的测量 | 第58-59页 |
·社会影响的测量 | 第59-60页 |
·促进条件的测量 | 第60页 |
·用户领先程度的测量 | 第60-61页 |
·创新程度的测量 | 第61-62页 |
·调制变量的测量 | 第62页 |
·样本选择及问卷发放 | 第62-64页 |
5 实证分析 | 第64-88页 |
·问卷回收情况 | 第64-65页 |
·用户创新情况描述 | 第65-70页 |
·用户创新相关性质 | 第65-67页 |
·用户创新程度描述 | 第67-68页 |
·创新用户的人数多少 | 第68-69页 |
·用户与产品制造商的合作 | 第69-70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70-76页 |
·信度分析 | 第71-72页 |
·效度分析 | 第72-76页 |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76页 |
·回归分析 | 第76-86页 |
·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问题 | 第76-77页 |
·回归模型中的控制变量 | 第77-78页 |
·各影响因素对用户领先程度的影响 | 第78-82页 |
·各影响因素对用户创新想法实现程度的影响 | 第82-86页 |
·用户领先程度与创新想法实现程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86-87页 |
·研究假设结论汇总 | 第87-88页 |
6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第88-98页 |
·用户创新现象的解释与讨论 | 第88-91页 |
·个人创新用户人群分布 | 第88-89页 |
·用户创新的实现程度与范围 | 第89-90页 |
·用户创新的动机及与制造商的合作 | 第90-91页 |
·影响用户创新的因素的结果讨论 | 第91-98页 |
·影响用户领先程度的因素的结果讨论 | 第91-93页 |
·影响用户实际创新行为的因素的结果讨论 | 第93-95页 |
·综合实证结论后的模型调整 | 第95-98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管理启示 | 第99-100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 1 调查问卷 | 第110-116页 |
附录 2 用户创新经历描述 | 第116-12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