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鬼”—达地水族鬼信仰溯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导论 | 第9-19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6页 |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5页 |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三、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法 | 第16-19页 |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第16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第一章 走进田野 | 第19-28页 |
| 一、人文生态环境 | 第19-24页 |
| (一)贵州雷山县达地水族乡区位简介 | 第19-20页 |
| (二)地理环境与生计方式 | 第20-21页 |
| (三)达地水族的文化基因 | 第21-24页 |
| 二、区域社会 | 第24-28页 |
| (一)民族文化空间 | 第24-25页 |
| (二)族群边界与族际交往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以鬼为中心的信仰生活 | 第28-40页 |
| 一、丧葬仪式 | 第28-32页 |
| (一)葬前择日 | 第29-30页 |
| (二)安葬仪式 | 第30-32页 |
| (三)对非正常死亡者的安葬 | 第32页 |
| 二、瓜节祭祖仪式 | 第32-35页 |
| (一)瓜节的由来 | 第32-33页 |
| (二)瓜节祭祖 | 第33-35页 |
| 三、巫术禳解仪式 | 第35-40页 |
| (一)扫家鬼和扫寨鬼 | 第35-36页 |
| (二)巫术 | 第36-40页 |
| 第三章 对达地水族信仰生活的文化解释 | 第40-50页 |
| 一、实用主义:达地水族鬼信仰何以为“真” | 第40-47页 |
| (一)人物联结:鬼师 | 第40-43页 |
| (二)行为联结:“忌油” | 第43-45页 |
| (三)达地水族鬼信仰何以为“真” | 第45-47页 |
| 二、象征主义:达地水族信仰秩序的确立 | 第47-50页 |
| (一)“二元对立”的仪式表达 | 第47-48页 |
| (二)达地水族信仰秩序的确立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达地水族鬼信仰溯源 | 第50-56页 |
| 一、自然史过程:区域生态的塑造与约束 | 第50-53页 |
| (一)地理隔绝 | 第50-52页 |
| (二)社会记忆 | 第52-53页 |
| 二、文化史过程:民族变迁的消解与融合 | 第53-56页 |
| (一)民族迁徙 | 第53-54页 |
| (二)族际交往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