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移动购物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1.1 移动购物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移动购物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3 移动购物的优势 | 第20-21页 |
2.2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3 使用意愿 | 第22-23页 |
2.3.1 意愿与使用意愿 | 第22页 |
2.3.2 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4 感知风险理论 | 第23-24页 |
2.4.1 感知风险概念 | 第23-24页 |
2.4.2 感知风险的维度 | 第24页 |
2.4.3 感知风险理论的应用 | 第24页 |
2.5 感知价值接受理论 | 第24-27页 |
2.5.1 感知价值 | 第24-25页 |
2.5.2 感知价值的维度 | 第25-27页 |
2.5.3 用户价值接受模型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 | 第28-35页 |
3.1 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28-29页 |
3.1.1 理论研究 | 第28-29页 |
3.1.2 模型构建 | 第29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3.2.1 研究变量释义 | 第29-31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3.3 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3.3.1 调查对象 | 第31页 |
3.3.2 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3.4 小规模样本前测 | 第32-33页 |
3.4.1 小规模前测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2页 |
3.4.2 小样本信度分析 | 第32-33页 |
3.4.3 小样本效度分析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 | 第35-55页 |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8页 |
4.1.1 大学生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4.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2 问卷信度分析 | 第38-40页 |
4.3 问卷效度分析 | 第40-42页 |
4.4 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4.4.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矩阵 | 第42-43页 |
4.4.2 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分析 | 第43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43-47页 |
4.5.1 原有变量与感知价值的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4.5.2 加入的变量与感知价值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4.5.3 感知价值与使用意愿的回归分析 | 第47页 |
4.6 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7-52页 |
4.6.1 自变量与使用意愿的回归分析 | 第48-50页 |
4.6.2 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0-52页 |
4.7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2-54页 |
4.7.1 研究假设的验证 | 第52页 |
4.7.2 结果讨论 | 第52-5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对购物类app平台的建议 | 第55-59页 |
5.1 用户使用意愿分析 | 第55-56页 |
5.1.1 感知价值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55页 |
5.1.2 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6页 |
5.2 对购物类app平台的建议 | 第56-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大学生对购物类app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