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肿瘤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EGFRvⅢ-CAR的构建及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嵌合抗原受体的研究进展第9-15页
        1.1.1 嵌合抗原受体免疫治疗法概述第9-10页
        1.1.2 嵌合抗原受体的结构第10-13页
            1.1.2.1 细胞外结合区第10-11页
            1.1.2.2 铰链/间隔区第11-12页
            1.1.2.3 跨膜结构域第12页
            1.1.2.4 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第12-13页
        1.1.3 嵌合抗原受体发展历程第13-15页
        1.1.4 嵌合抗原受体的应用前景第15页
    1.2 EGFRvⅢ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EGFR概述第15-16页
        1.2.2 EGFRvⅢ的结构与功能第16-17页
        1.2.3 EGFRvⅢ与肿瘤的相关性第17-18页
            1.2.3.1 EGFRvⅢ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第17页
            1.2.3.2 EGFRvⅢ蛋白具有明显的致瘤能力第17-18页
            1.2.3.3 EGFRvⅢ促进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机制第18页
            1.2.3.4 EGFRvⅢ促进肿瘤侵袭迁移第18页
    1.3 慢病毒表达载体第18-19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9-21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43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6页
        2.1.1 菌株与细胞株:第21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2页
        2.1.3 实验试剂第22-24页
        2.1.4 常用溶液配制第24-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43页
        2.2.1 重组质粒pCDH-CMV-CAR-EF1-copGFP-T2A-Puro的构建第26-32页
            2.2.1.1 引物设计第26页
            2.2.1.2 重叠延伸基因拼接机制第26-27页
            2.2.1.3 EGFRvⅢsvFc基因和胞内段基因的PCR扩增第27-28页
            2.2.1.4 重叠延伸基因拼接扩增融合基因第28-29页
            2.2.1.5 构建重组质粒第29-32页
        2.2.2 细胞培养第32-33页
            2.2.2.1 细胞复苏、传代培养及保种第32-33页
            2.2.2.2 细胞计数第33页
        2.2.3 重组质粒在细胞的表达第33-36页
            2.2.3.1 无内毒素质粒提取第33页
            2.2.3.2 重组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第33-36页
        2.2.4 慢病毒的包装第36-38页
            2.2.4.1 辅助质粒无内毒素质粒的抽提第36页
            2.2.4.2 293T细胞的复苏与传代第36-37页
            2.2.4.3 非脂质体转染第37页
            2.2.4.4 慢病毒的浓缩第37页
            2.2.4.5 慢病毒滴度检测第37-38页
        2.2.5 病毒感染293T细胞及验证CAR蛋白的表达第38-39页
            2.2.5.1 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第38页
            2.2.5.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第38页
            2.2.5.3 Western Blot验证CAR蛋白的表达第38-39页
        2.2.6 稳转Jurkat细胞株的筛选第39-41页
            2.2.6.1 嘌呤霉素杀灭曲线的确定第39页
            2.2.6.2 慢病毒感染Jurkat细胞第39页
            2.2.6.3 Puromycin抗性筛选Jurkat细胞第39-40页
            2.2.6.4 PCR鉴定单克隆细胞目的基因的整合第40-41页
        2.2.7 所筛选的Jurkat细胞株的增殖实验第41-42页
        2.2.8 所筛选的Jurkat细胞株IL-2分泌量的检测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43-54页
    3.1 重组质粒pCDH-CMV-CAR-EF1-copGFP-T2A-Puro的构建第43-45页
        3.1.1 EGFRvⅢsvFc基因和胞内段基因的PCR扩增第43-44页
        3.1.2 重叠延伸基因拼接扩增融合基因第44页
        3.1.3 重组质粒双酶切验证第44-45页
        3.1.4 测序验证第45页
    3.2 重组质粒的表达第45-47页
        3.2.1 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第45-46页
        3.2.2 Western Blot验证CAR蛋白在293T细胞的表达第46-47页
    3.3 慢病毒的包装、浓缩及滴度测定第47-49页
        3.3.1 慢病毒的包装第47-48页
        3.3.2 慢病毒的浓缩第48页
        3.3.3 慢病毒的滴度测定第48-49页
    3.4 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验证CAR的表达第49页
    3.5 慢病毒感染Jurkat细胞第49-50页
    3.6 Puromycin抗性筛选Jurkat细胞第50-51页
    3.7 PCR鉴定Jurkat单克隆细胞目的基因的整合第51-52页
    3.8 所筛选的Jurkat细胞株增殖实验第52-53页
    3.9 所筛选的Jurkat细胞株IL-2分泌量的检测第53-54页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66页
个人简历第66页
在校期间的研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研究
下一篇:初盛唐七律的文体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