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高温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9-13页 |
1.1.1 高温对鱼类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 第9-10页 |
1.1.2 高温对鱼类血清中血糖、蛋白质和脂类含量的影响 | 第10-11页 |
1.1.3 高温对鱼类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11页 |
1.1.4 高温对鱼类血清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12页 |
1.1.5 高温对鱼类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 鱼类耐热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鱼类常用分子标记的概述 | 第13-14页 |
1.2.2 鱼类耐热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耐热性状候选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 第15-16页 |
1.2.4 分子标记在鱼类高温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温对大黄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18-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2.2.1 高温处理下大黄鱼血清酶活性的变化 | 第20-21页 |
2.2.2 高温处理下大黄鱼血清离子浓度的变化 | 第21-22页 |
2.2.3 高温处理下大黄鱼其他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22-24页 |
2.3 讨论 | 第24-26页 |
2.3.1 高温处理对大黄鱼血清酶的影响 | 第24页 |
2.3.2 高温处理对大黄鱼血清离子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高温处理对大黄鱼其他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3章 大黄鱼耐高温微卫星的筛选与鉴定 | 第26-4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8页 |
3.1.1 大黄鱼群体高温耐受性能研究 | 第26-27页 |
3.1.2 大黄鱼耐高温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 第27-3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3.2.1 大黄鱼的开始死亡温度、半致死温度和致死温度 | 第38-39页 |
3.2.2 大黄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观察 | 第39-40页 |
3.2.3 BSA分析 | 第40-41页 |
3.2.4 差异条带在大黄鱼个体中的扩增验证 | 第41-43页 |
3.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4.1 总结 | 第45页 |
4.2 论文创新点 | 第45页 |
4.3 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