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体育运动与人格因素的研究 | 第12-13页 |
2.2 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13-15页 |
2.3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5-17页 |
2.3.1 相关概念 | 第15页 |
2.3.2 体育运动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 | 第15-17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2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3.2.3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18页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18-19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4.1 被测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的统计 | 第20-21页 |
4.2 被测大学生16PF统计方法与结果 | 第21-22页 |
4.3 经常参与三大球运动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 | 第22-25页 |
4.4 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与不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25-28页 |
4.5 经常参与三大球运动的大学生与经常参与其他运动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分析 | 第28-37页 |
4.5.1 与经常参与小球类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28-30页 |
4.5.2 与经常参与田径类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30-32页 |
4.5.3 与经常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32-34页 |
4.5.4 与经常参与游泳运动的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34-3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7-40页 |
5.1 结论 | 第37-38页 |
5.2 建议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件 | 第43-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