铒离子掺杂回音壁光学微腔增益性质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回音壁光学微腔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1.2 铒离子掺杂回音壁微腔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回音壁光学微腔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 第19-42页 |
2.1 回音壁光学微腔简介 | 第19-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37页 |
2.2.1 微腔的模式分布 | 第21-26页 |
2.2.2 基本特征参数 | 第26-28页 |
2.2.3 微腔的耦合理论 | 第28-37页 |
2.3 回音壁微腔的制备方法 | 第37-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掺铒增益腔的制备和稳态下增益的基本性质 | 第42-61页 |
3.1 增益腔简介 | 第42-46页 |
3.2 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铒增益腔 | 第46-49页 |
3.3 微腔中光场与铒离子的相互作用模型 | 第49-52页 |
3.4 稳态下增益的基本性质 | 第52-60页 |
3.4.1 各能级粒子数布局 | 第52-53页 |
3.4.2 铒离子最低掺杂浓度 | 第53-56页 |
3.4.3 激光阈值 | 第56-58页 |
3.4.4 激光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基于增益竞争的模式调控 | 第61-81页 |
4.1 增益的作用和常用调节方法 | 第61-62页 |
4.2 光纤锥与微腔耦合实验 | 第62-68页 |
4.2.1 光纤锥的制备 | 第62-63页 |
4.2.2 回音壁微腔的基本测试方法 | 第63-66页 |
4.2.3 泵浦—探测实验 | 第66-68页 |
4.3 基于增益竞争的模式调控 | 第68-79页 |
4.3.1 增益竞争的实验装置 | 第68-70页 |
4.3.2 增益竞争现象 | 第70-74页 |
4.3.3 理论模型 | 第74-77页 |
4.3.4 信号光增益的演化 | 第77-79页 |
4.4 增益竞争现象的讨论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增益腔中铒离子亚稳态能级寿命的测量 | 第81-100页 |
5.1 能级寿命的常用测量方法 | 第81-82页 |
5.2 微腔中的热效应及热耗散速率的测量 | 第82-88页 |
5.2.1 热效应导致的谱线展宽和压缩 | 第82-84页 |
5.2.2 热耗散速率的测量 | 第84-88页 |
5.3 利用增益强弱测量铒离子亚稳态能级寿命 | 第88-95页 |
5.3.1 探测信号透射谱的演化 | 第88-91页 |
5.3.2 铒离子亚稳态能级寿命的测量 | 第91-95页 |
5.4 基于光热扫谱的增益调控 | 第95-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6章 利用调谐热回流精确调控微腔共振波长 | 第100-109页 |
6.1 常用的调谐方法 | 第100-101页 |
6.2 基本的热回流装置 | 第101-103页 |
6.3 腔模共振波长的精确调控 | 第103-10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