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Versicolamide B的全合成研究和光催化自由基串联反应构建吲哚生物碱骨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缩略词表第9-11页
前言第11-13页
1 异戊烯基类吲哚生物碱概述第13-39页
    1.1 异戊烯基类吲哚生物碱结构特征第13-16页
    1.2 异戊烯基类吲哚生物碱生源合成假说第16-22页
        1.2.1 以notoamide E(10)为前体合成对映异构体notoamide B(6,7)和versicolamide B(5)的生源合成假说第17-18页
        1.2.2 以deoxybrevianamide E(15)为前体合成对映异构体notoamide B(6,7)和versicolamide B(1,5)的生源合成假说第18-19页
        1.2.3 以notoamide J为前体合成(+)-versicolamide B和(+)-notoamide B的生源合成假说第19-20页
        1.2.4 以brevianamide F(25)为前体合成对映异构体notoamide B(6,7)的生源合成假说第20-22页
    1.3 双环[2.2.2]氮杂辛烷桥环骨架骨架合成策略第22-38页
        1.3.1 分子内SN2’取代环合反应策略第22-25页
        1.3.2 氧化烯醇偶联策略第25-26页
        1.3.3 自由基环合策略第26-30页
        1.3.4 正离子环合串联反应策略第30-31页
        1.3.5 仿生分子内Diels–Alder策略第31-38页
    1.4 小结第38-39页
2 异戊烯基类吲哚生物碱versicolamide B的全合成研究第39-93页
    2.1 研究背景第39-42页
        2.2.1 (–)-Versicolamide B的分离提取和结构确定第39页
        2.2.2 分离(–)-versicolamide B的真菌中所含类似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第39-40页
        2.2.3 (–)-Versicolamide B的结构特征第40-41页
        2.2.4 (–)-Versicolamide B的生源合成第41-42页
    2.2 本课题关于异戊烯基构建的合成基础第42-43页
    2.3 (–)-Versicolamide B的逆合成分析第43-45页
    2.4 经不同策略对(–)-versicolamide B进行的合成探索第45-67页
        2.4.1 吲哚啉并吡咯环底物开环方法探索(策略Ⅰ)第45-48页
        2.4.2 完成(–)-depyranoversicolamide B(30)的全合成,并对A环构建的探索(策略Ⅰ)第48-58页
        2.4.3 前期预置吡喃A环制备Diels-Alder反应前体的探索(策略Ⅱ)第58-62页
        2.4.4 保留A环氧原子,最后通过氧化烯醇化构建A环(策略Ⅲ)第62-67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67-68页
    2.6 实验部分第68-93页
        2.6.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8-69页
        2.6.2 实验操作及分析数据第69-93页
3 可见光催化在吲哚生物碱以及天然产物合成中应用研究进展第93-107页
    3.1 可见光催化反应概述第93-94页
    3.2 可见光催化吲哚衍生物合成方法学研究第94-101页
    3.3 可见光催化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第101-107页
4 可见光催化串联反应构建吲哚生物碱骨架第107-179页
    4.1 课题的背景第107-108页
    4.2 可见光催化反应最初设计第108页
    4.3 最初反应条件的筛选以及条件优化第108-113页
        4.3.1 光催化串联反应的初步条件筛选第108-111页
        4.3.2 光催化串联反应的条件优化第111-113页
    4.4 可见光催化串联反应路径a(分子内/分子内加成)和路径b-Ⅰ(分子内/分子间加成)探索第113-114页
    4.5 可见光催化串联反应路径Ⅱ和路径b-Ⅲ探索第114-123页
        4.5.1 以含有三键侧链的底物与Michael受体加成探索路径b-Ⅱ第114-117页
        4.5.2 以含有双键侧链的底物与Michael受体加成探索路径b-Ⅱ第117-123页
        4.5.3 以含有双键侧链的底物与Michael受体加成探索路径b-Ⅲ第123页
    4.6 可见光催化串联反应路径b-Ⅱ所得产物的立体构型确定以及机理推测第123-125页
    4.7 可见光催化串联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第125-130页
    4.8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4.9 实验部分第132-179页
        4.9.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32页
        4.9.2 实验操作及分析数据第132-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97页
附录第197-324页
    A.作者简历第197页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197-198页
    C.重要化合物图谱第198-324页

论文共3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煤烟气中汞砷与钾对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协同作用失活机制研究
下一篇:C20-二萜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